第03版:聚焦聚力创新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以高质量教育赋能商丘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2021年以来,商丘高校发展亮点纷呈:商丘师范学院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我市积极适应新形势、新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双一流”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搭建科研平台 服务商丘建设

  我市现有6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4.72万人。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高校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型企业积极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不断提升新时代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6月,由商丘工学院牵头,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中宇地质工程勘察院共同参与组建了豫东黄泛区地下空间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年底,该研究中心联合商丘土木建筑学会,为30多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基坑开挖及支护、基坑防水、地下桩基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30余次,解决了建设单位在黄泛区复杂地层中基坑支护、降水及顶管施工关键技术难题。

  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专业优势,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商丘工学院启动了机械工程学院与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土木工程学院与河南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华商建筑集团、河南保弦建设有限公司,信息与电子工学院与河南同信能源电力有限公司3个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

  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

  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到学校学习、学生工学交替……目前我市开展校企合作的规模企业有60余家,16所职业学校,组建9个职业教育集团,涵盖4大领域6大类12大专业群,合作形式多种多样。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以“工学结合,能力为先”为特色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群,被教育部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全国唯一一所卫生类院校。该校还与医药行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培养,与检验行业共建“华银病理检验产业学院”,与鲁南制药、哈森药业等上市公司或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为解决实训实操问题,推进产、教、研、学、训一体化进程,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产学研”紧密对接,尤其是农牧类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物流管理类专业等优势专业与我市农业、物流业、汽车装备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实现对接,与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共建商丘市马铃薯生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

  我市高校和职业院校坚持校市“融合共生、双向赋能、互促发展”思路,扎根豫东大地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商丘师范学院大力实施“5211”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与商丘市共建商丘科学院、华商学院(企业家学院)、应天书院、现代产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五院”,助推商丘一流创新生态建设。

  全市职业院校积极构建“学历+技能”双证育人体系,现有试点学校14所。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获批2022年第一批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构,可以开展24个职业(工种)种类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职业培训人数近7万人次。

  2022年3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获批;2022年4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和人社厅批准。随着工作逐步深入开展,必将在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