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今年俺种植的小麦品种是‘纯粮一号’,这个品种的小麦产量高、抗倒伏,最适应咱们豫东地区种植。”6月5日,种粮大户潘世华指着他即将收割的麦子说。
今年53岁的潘世华是民权县北关镇潘庄村的种粮大户,他从潘庄村276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742亩,每年都与种子企业联姻,为他们繁育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高粱等农作物原种,合同的收购价格每公斤要高出当地市场价的2角到6角不等。
土地流转后的潘庄村村民们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生活中解脱了出来,村里的劳动力向城镇和劳务市场转移。村民们大都走出村子,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由此他们的身份也从农民转为工人和商人。
在农作物的管理过程中,潘世华常年需要120人在他流转土地上做帮工,他所聘用的帮工全部都是村里的脱贫户和留守妇女,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每天150元,不但增加村民们家庭的收入,而且还解决了留守妇女们的就业问题。
“虽然耕地面积大了,但是好管理了。现在都是自动化管理,浇地是自动喷淋,除草是机械化,喷药用无人机。”脱贫户潘家福一脸自豪地说。
潘世华算了一笔账:“按专家给我预测的亩产小麦620公斤计算,今年产量增收和市场收购价格上涨每亩地可增收600元左右,种子公司收购的价格又比市场价每公斤高2毛收购俺的小麦,总账一算,俺家的1742亩小麦比往年多收入120余万元,真是种地也能种出‘金娃娃’。”
目前,北关镇共流转土地面积50000亩,各村围绕着一村一品种、一村一亮点开展特色种植,该镇引导种粮大户走出一条具有新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培育出一批带动百姓致富的新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