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睢阳·梁园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集团一品牌 一校园一特色

梁园区集团化办学跑出“加速度”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单保良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集团化办学给梁园教育注入活力和动力,全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以来,梁园区教体局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的目标,把集团化办学作为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以优带新、以优带弱,力争把每一所学校办成优质学校,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2021年6月,梁园区政府领导带领区教体局班子成员及部分中小学校长到洛阳市洛龙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分校考察学习,同年8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立足区情实际,制定出台《梁园区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按照“先进办学理念辐射、科学管理制度共建、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校园文化和而不同”的工作思路,对全区各学校教师进行合理调配,首批正式成立了第六中学等6个教育集团。同年12月,梁园区集团化办学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2021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第一回民小学与建设街道办事处邢庄小学组建教育集团,率先在全市开启“强校带弱校、强校带新校”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推进,目前,梁园区现有教育集团6个,即第六中学、第十三中学、前进小学、民二小学、第一回民小学和市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涉及14所中小学、幼儿园。

  这一年,梁园教育人都做了什么?梁园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祥西深有感触:“教书育人,必须与时代同步,教育改革,是把现有教育资源更加优化分配。”为实现这一目标,梁园区教体局集思广益,深入思考,科学研究,踏踏实实迈开“三大步”。

  创新办学模式。创新紧密型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集团人、财、物的高度统一,统一步骤,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如第六中学、前进小学、市第二幼儿园3个教育集团都在解放路建立校区,属于人财物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类型。创新联盟型教育集团,实现教师编制归属、生均经费使用、固定资产所有权不变,但教育教学管理高度融合,教育资源高度共享,有效带动薄弱学校迅速成长。创新城乡联合办学型教育集团,实行“管理、师资、科研、资源”联动,帮扶带动乡镇学校,让农村孩子在本乡镇就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打破校际间“壁垒”,以合促和,在实践中实施“集中决策、民主管理、组织协调”的运行机制,由集团总校校长担任教育集团总校长,赋予其管理权限。同时,在教体局的考核下选派集团总校班子成员或优秀中层担任成员校执行校长,主持成员校全面工作,成员校校长交流到集团总校担任总校副校长,全面学习总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各成员校还要通过章程制定等方式,对权利义务进行明确,以此实现集团“内部管理、课程教学、教学发展、考核评价”四个一体化。

  创新队伍建设。打破体制界限,采取“集团管、学校用”机制,创新实行师资统筹管理。集团总校在区教体局的指导协调下,对其联合办学成员校教师进行优化组合统筹安排,在留足教学人员外,其余教师全部到集团总校跟岗学习。同时,充分发挥教育集团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帮扶“结对子”工程,同年级、同学科多元融合教研,统一时间集体研讨备课、听课、评课,促进专业化成长,推动一体化发展,培养一大批教坛新秀。

  短短一年,梁园区教育集团成员校管理得到全面完善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集团化办学初步实现了从“共合作”到“共成长”再到“共绽放”,基本达到了“携手并进、各具特色”的目标。2022年5月,该区前进小学教育集团和第一回民小学教育集团被推荐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

  梁园区教育改革,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激活了一潭碧水,绽放了满园花朵,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得到大力扶持和帮助,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教育优质资源配置逐步均衡,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认可。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实施“一对一”“手把手”等教研方式,更好地促进了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和专业共同发展,推动了总校和成员校的深度协作融合,形成了携手并进的格局。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