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得怎么样?身体有啥不舒服的吗?”日前,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张艳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把一大束鲜花送给正在月子中心调理身体的患者洋洋。经过近一个月的救治和护理,洋洋目前恢复良好。
“一场抢救,洋洋全身血液相当于换了两遍,能从死神手里抢回胎盘早剥并DIC患者十分不易。”谈及当天的抢救,张艳芹仍心有余悸。
5月10日凌晨,孕28周的准妈妈洋洋突然感到不适,下体有出血。“当时我没在意,觉得就是少量的出血,想等到天亮了再去医院。”洋洋说,当时根本没有想这种病症意味着什么。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她便去了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医生询问洋洋在孕期的症状后,火速联系了妇产科相关专家,第一时间将洋洋收住妇产科病房,并上报医院总值班。会诊后,张艳芹发现患者血压190/110mmHg,诊断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明确,根据出血和腹痛及结合彩超诊断胎盘早剥成立。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接近30%的胎盘早剥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死率较高,对于孕产妇来说是一个十分危急的情况。”张艳芹介绍,考虑到患者情况危急,抢救迫在眉睫,一场由当晚值班副院长张士兰、医务科科长陈正高、科教科主任朱文博、大内科主任李国庆、大外科主任赵玉东、重症监护室主任黄海宁、手术室主任朱芳、血库主任张蕊、药房主任宋春萍等多学科抢救团队参与的“生死时速”抢救开始了。
由于胎盘早剥引发DIC,洋洋出血不止……“几个护士接力跑着从血库拿血,到抢救结束护士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张艳芹说,一袋袋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输进了洋洋的身体,同时做了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终于把洋洋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凌晨5点手术结束,洋洋被送到ICU。我们的抢救才刚渡过第一个关口。”张艳芹、沈桂英已经在手术台上站了3个多小时,顾不上身体酸疼,再次和多个科室专家团队会诊,研判病情,应对多脏器功能不全和感染等并发症。“我们针对病症多次组织院内会诊,制订了一个又一个治疗方案。终于在两天后,洋洋在ICU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张艳芹说。
“我这次能活下来真的太不容易了,非常感谢市中医院的各位专家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刚一进门,洋洋就一把抱住了救治她的医护人员,劫后余生又被专门探望,让洋洋感觉特别温暖。
张艳芹嘱咐正在康复的洋洋,要按时到医院复诊,做好术后的康复保健,以及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通过洋洋这个病例,张艳芹提醒孕产期的准妈妈,一定要定期进行围产期检查,对于子痫前期高危人群,可以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给予补钙及口服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对于胎盘早剥,要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加强妊娠期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宫内感染,避免腹部外伤,避免长时间仰卧。如果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就医,遵照医嘱进行治疗才不会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