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解暑小宝贝,谁吃谁得劲,买个冰送个棍,一咬一口带牙印”“冰糕,凉甜的冰糕,一毛的,两毛的,八宝粥带枣的”提起冰糕、雪糕、冰激凌,70后80后脑子里满满的都是甜蜜的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基本没有冰箱,炎热的夏季,卖冰棒的骑着自行车满村吆喝着卖,乡亲们花几分钱就能买到一个冰棒,吃到嘴里真是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也在慢慢上涨,人们发现雪糕越来越贵,一个普通的雪糕十几年只需要5角钱,后来出现了1元和2元的雪糕,最贵的也就5元左右。谁能想到,现在雪糕价格好像股票陡然出现了多个涨停板,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了。
前几天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个网友到超市买雪糕,随手拿了俩,以为三五块钱就能搞定,结果一结账:37.5元!他赶紧送回去,重新又选了俩看着不起眼的雪糕,再一结账,更贵了:45元。有的网友评论:雪糕贵的就是好,还没吃心就凉了;更多的网友劝告大家,到超市千万不要拿不认识的雪糕。
在大家心目中,以前就和柴米油盐一样,在便利店用点零钱就能买到的雪糕,最近几年何以价格节节攀升?原来,雪糕市场份额巨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一。为此,各路商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雪糕制作、包装、营销方面做足了文章,让成本越来越高,售价自然一路上涨。
传统的雪糕,原料就是水、香精、色素、植脂末、代可可脂等成分,现在为了彰显特色,网红雪糕添加了各种成分,比如有臭豆腐雪糕、抹茶芥末味雪糕、扬州炒饭雪糕、大鱿鱼雪糕、东北铁锅炖雪糕……茅台与蒙牛联合推出新品茅台冰淇淋,分别为经典原味、香草口味、青梅煮酒味,每只售价最低为59元。
还有各种文创雪糕。不少景区以标志性建筑作为雪糕造型进行售卖,从西湖到黄鹤楼,从长城到滕王阁、从古城墙到三星堆,只要是知名景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创雪糕,定价在10元至30元。2018年名为钟薛高的雪糕横空出世,当年“双11”凭借一款单支售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在电商平台上爆卖2万多支,刷新了消费者对雪糕价格的认知。
雪糕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炫、用来炒的,不能过度奢华、过度营销。天价雪糕,有了高端的包装,却少了烟火的情怀;有了丰富的滋味,却少了生活的底蕴;有了讨巧的形状和色彩,却少了食品的朴素和本真。相较于商家的各类吸睛手段,消费者更注重的是雪糕的品质,注重的是雪糕给自己带来的主观感受,网红雪糕可能风光一时,但你们一味标新立异提升价格,消费者是不会一直让商家割韭菜的。
广东的五羊甜筒,上海的光明冰砖,东北的老冰棒,为何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夏日记忆?这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分不开的,他们的产品没有花里胡哨的包装,也没有千奇百怪的形状,更缺少五彩斑斓的颜色,却有着熟悉而又感觉舒爽的味道,有着多年不变亲民的价格,有着一次次购买和分享的故事,让人难以忘怀。
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长,雪糕生产也要不断升级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产品升级不等于越卖越贵,升级的是质量,是工艺,商家应该根据消费者需求去升级产品,不应该闭门造雪糕。口渴了想吃块雪糕,一只雪糕顶一顿饭钱,谁还有经常吃的意愿?到超市买雪糕,一结账尴尬得脚趾抠地,谁还有再次买的冲动?
这正是:奇思异想做雪糕,价格一直往上飙。
过度营销人生厌,谁还愿意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