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不争“评时”争“平时”

张超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到了岁末年初,各种形式的考核评比多了起来,引起很多单位和当事人的关注。个别平时工作“不在状态”“无所事事”的人,此时个人荣誉感却陡然间膨胀起来,睁大眼睛盯着奖励。为评先进不惜绞尽脑汁,四处活动,不达目的不罢休。

  为了确保在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个别单位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要求所有工作要争取走在前列,还有地方规定,凡连续三年考核列倒数后三位的,部门主要领导一律无条件撤换。对此,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坦言“压力山大”。

  平心而论,竞优争先,不甘落后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不争“平时”争“评时”,在“评”字上做“虚假”文章的做法,违背了“评”的本意,非但于促进工作无益,反而会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众所周知,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先进不是“评时”评出来的,而是“平时”干出来的。“平时”干得好,“评时”结硕果;“平时”干得差,“评时”无荣光。“平时”是个人工作绩效、能力水平、职业素养的全面写真和客观表现,德能勤绩廉学皆体现在“平时”这个过程中。而“评时”不过是一种对过程的判断,是一次短暂的评价,是对个人“平时”工作的考核。这种判断、评价抑或考核,完全依赖于个人平时的努力和工作绩效,那种临时突击、本末倒置的做法,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道理浅显易懂,可令人遗憾的是,有不少人却看不透。现实中,一些单位和个人,每当上级要来评比检查时,就紧锣密鼓地忙着搞突击,做“准备工作”。临时造数字补材料,打扫卫生补漏洞;有的紧急给备查单位传授“速成法”,搞“形象工程”,忙“打扮”;更有甚者上下活动,贿赂考评人员来通过上级评比。即使“评时”争得名,但“平时”无其实,自然就阻碍了单位的发展,影响了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工作不能创新发展再上台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平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耐心打牢基础、增强能力,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到“评时”自然能崭露头角。

  考核评比无疑是一件严肃的工作,需要各方认真对待。作为被考评方,对此给予重视理所当然,但因此把精力和功夫花在“评时”的做法不应该出现。如果因此而弄虚作假,或搞一些自作聪明的、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就更不应该了。要明白天道酬勤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把争强好胜的劲头体现在平时工作中。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与其“评时”上心不如平时用心。平时不争“评时”争,不啻为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其结果可想而知。

  努力工作是自己的职责,个人进步是组织考虑的事。每名同志都应树立“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理念,在平时工作中扎实努力,勤奋敬业,争创佳绩。领导和机关则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风清气正环境,让那些苦干实干者得实惠,让那些投机取巧者没市场。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