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我市266个社区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记者 翟华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月6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去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以“五个一”重点任务为抓手,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全市建成3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66个社区养老设施(日间照料中心)、10个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实施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500户,建成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年人141万人。我市被省民政厅表彰为2022年度高品质提升普惠养老服务先进市。

  着力便民惠民,加快推进普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将居家养老服务送到老人的周边、身边、床边;加快养老用房移交建设,落实新建住宅按每百户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全市已移交养老用房48处1065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养老服务设施选址布局难问题;整合闲置资源改造利用,用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投资新建补建,如柘城县加大政府投入,新建了一批标准化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注重城乡统筹,大力推动特困供养机构提质转型。下大力抓实敬老院建设和运营,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建设兜底线,强化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中心敬老院)兜底保障和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完善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已建成10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中心敬老院);持续发力抓提升,对全市168所乡镇敬老院提质改造,实现敬老院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双提升”;多措并举强管理,抓好人员入住,全市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100%入住敬老院;搞好经费保障,按每人每天1.5元的标准列支敬老院的运营管理经费;推进转型促升级,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拓展社会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打造成农村养老服务示范点。

  补充家庭床位,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坚持需求导向,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等要求,全市共投入750万元,为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全市共改造完成2500户,补充了居家社区养老家庭床位。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