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采访团走进“殷商之源”商丘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文明探源,出彩中原。5月15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走进“殷商之源”商丘。

  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新社、《工人日报》、《法治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顶端新闻、大河网、大象新闻、魅力中国新媒体、《党的生活》等10余家中央驻豫和省内新闻媒体的20余名记者在我市进行集中采访。采访团先后探访了距今4000多年、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和揭示了商丘历史上的“城摞城”现象的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

  在火神台,采访团通过商丘古城文旅集团工作人员的讲解,详细了解了这处商丘象征之地的厚重文化底蕴。火神台,又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要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在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详尽介绍了宋国故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考古发掘意义。宋国故城位于商丘古城附近,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春秋五霸的诸侯国都城。2021年5月20日,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地区进行考古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之后,再次正式开展的豫东大型考古勘探发掘项目。宋国故城考古发掘取得诸多成果:一是发现宋国故城南城墙和睢阳古城西城墙的夹角,确定了宋国故城南墙、睢阳古城西墙的墙体走向和结构。二是揭示了商丘历史上的“城摞城”现象,并且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筑城技术。三是发现东周遗存。四是出土陶片、瓷片涵盖两周至明清多个时代。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许炜凯表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通过今天的采访,我可以感受到商丘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今天观看了钻木取火的表演,我还亲自体验了钻木取火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很有乐趣的。商丘采访之行,可以说既增长了见识,又在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要更多挖掘商丘丰厚的文旅报道资源。”

  据悉,此次“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活动5月12日开始从郑州出发,开启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将先后奔赴郑州、安阳、商丘、周口、漯河、许昌、洛阳、三门峡等8个城市,从文明起源、历史纵深、保护传承、发展变迁等视角,聚焦中原历史文化灿烂成就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全景式展示河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彰显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交出的出彩答卷。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