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虞城: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孟凡振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真的感谢虞城县科技特派员利金战的指导,让俺过上了小康生活。”5月16日,家住虞城县刘店乡卢营村的周开放激动地说。

  周开放过去一直在外打工,勉强维持生活。从2020年开始,周开放在虞城县科技特派员利金战的指导下,首先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然后自己发展种植大球盖菇40亩,每亩每年纯收入2500元以上,全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袁勋东是城郊乡郭土楼村三关庙组村民,自己种植2亩苹果树。从2018年开始,袁勋东就在虞城县科技特派员陆聚金的指导下,实行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采取增施硝酸钾肥、合理疏花疏果、科学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农业技术,使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每年收入2万元以上。

  像袁勋东这样得到陆聚金指导的果农有200多户,果树种植面积500多亩。由于苹果管理技术性强,许多果农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较少,在果园管理中有诸多难处。陆聚金就每年在苹果树管理的关键季节,为这些果农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向他们传授当今先进的苹果树栽培技术,使这些果农的苹果产量和品质每年都明显提高,经济收入也逐年提高。虞城县大侯镇赵楼村的果农郭登才每年都准时参加陆聚金的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并与陆聚金增加了微信联系,自己的5亩梨园管理中有什么技术难题,都会请教陆聚金。2022年,郭登才的5亩黄金梨在陆聚金的指导下喜获丰收,总收入达到4万元。他逢人便说:“科技特派员就是好,专家能免费为我们指导,真是帮了俺的大忙”。

  2022年夏季,位于虞城县郑集乡的阿健农场千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686公斤。秋季,农场的700亩玉米在夏秋多雨、普遍发生涝灾的情况下,仍然获得每亩790公斤的好收成。问农场负责人卢长建示范田丰收的原因,他总是说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采取选择优良品种、科学施肥、精准化播种、科学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确保了小麦、玉米大面积喜获丰收。

  2022年夏季玉米播种,科技特派员指导阿健农场选择综合性状良好的玉米品种安玉308和天脊牌优质硝酸磷复合肥,并精准化播种,科学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使农场的700亩玉米经受了高温、涝灾、大风的考验仍然获得丰收。

  截至目前,虞城县有省、市、县35名三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于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农场、养殖场中。几年来,他们创新思路、勇于开拓,把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三农”第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绘到田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虞城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团共推广、示范、应用先进的农业新品种80多个,推广、示范、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120多项,帮助、指导企业研发新产品3个,申报、获批专利8个,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40期,培训农民1600人次,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130多名,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指导900多次,开展微信农业技术指导2000多次,通过电视台、微信等平台举办专题农业科技知识讲座40多次。在科技特派员和服务团的服务指导下,服务对象共增产粮食100多万公斤,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多万元。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一个乐于奉献,甘愿辛苦的工作,只有把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商丘市科技特派员、商丘市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王爱科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