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煤矿救援队员张永

130秒蒙眼拆装呼吸器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张永在蒙眼拆装呼吸器。

  扫码看视频

  今年34岁的张永,是河南能源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兼职救护队队员,蒙眼拆装呼吸器是他练就的一项绝活。40秒内完成拆解,90秒内组装完毕,即使是在浓烟滚滚或一片漆黑的灾区内,张永也能自如地进行呼吸器备件更换,这项绝活为其顺利完成救援任务增添更多希望。

  2006年,17岁的张永选择了煤矿应急救援这个危险的职业。“以后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有可能是生死考验,我能扛得住吗?”张永扪心自问。但坚毅的张永最终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此后他刻苦训练,寒暑相继,自我加压,努力把自己锻造成“钢筋铁骨”。他曾创造过2018年河南省矿山救护技术竞赛爬绳项目纪录。

  与此同时,张永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养,从心肺复苏到外伤处理,从瓦斯性质到水泵原理……张永凭着自己坚强的韧性和决心,从内而外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名副其实的煤矿应急救援“特种兵”,这让他在与“死神”较量的时候更有底气。

  对于矿山救援这项高危行业中的高危职业,张永有自己的看法:“遇到危险时,别人往外跑,我们则要往里冲。井下的危险是未知的,而且是在有限空间内开展救援。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矿山救援队员,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和必胜的信心!”

  训练时,张永发现一个问题:氧气呼吸器的拆装、校验速度慢,查找仪器故障经验不足,会影响救援任务顺利完成。

  “每一次的应急救援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次执行任务都可能是生死考验,我们的动作快一分,抢救生命的希望就会多一分。”张永说。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应急救援环境,提高救援速度,缩短救援时间,2017年,张永决定练习蒙眼拆装呼吸器。

  为此,他认真钻研呼吸器的操作和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熟悉零部件的名称、性能,并对照说明书反复研读,反复进行实践操作,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记于心。

  训练时,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每一个要领,规范每一个动作。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经过千百次的训练,张永终于练就了“蒙眼拆装呼吸器”的“绝活”,而且是40秒内完成拆解、90秒内组装完毕。

  “在井下,光线往往很暗,蒙眼拆装呼吸器考验的不仅是速度和对呼吸器的了解程度,更考验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素质。要是熟练掌握了蒙眼拆装呼吸器这项技能,即使在浓烟滚滚或一片漆黑的灾区内,也能自如地进行呼吸器备件更换。在井下遇到窒息危险时,空气呼吸器便是我们的救命装置,所以这个项目的训练很重要。”张永说。

  为了让更多的队员掌握这一技术,除了在平常的训练中传授经验,张永还利用业余时间把经验分享给其他队员。

  付出总有回报。从事煤矿应急救援工作16年,张永曾参与30余起大小事故救援,累计救出遇险遇难人员100余人次,获得2009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殊荣,2次获得“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2次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