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推动乡村数字建设 赋能乡村治理新着力点

张俊杰 司建平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重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更是提出要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因此,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构建数字中国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调查,笔者分析,数字建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工具,可以方便有效地收集乡村居民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生产经营情况等数据,并进行分析。例如,村民的联系方式、婚姻家庭情况、外出务工情况、留守儿童情况等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乡村管理者了解乡村的居民现状,便于分类管理,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电子政务。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实现村民与政府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村民们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查询相关事件的政策法规、办理证件、提出建议等,而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或者通知、受理居民反映的问题,或发布相关的教育警示案例,进行普法教育,提高村民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引导乡村积极向上地发展,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政府感知社情民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推动着乡村治理决策走向透明化和科学化,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打造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新型互动方式。

  电商扶贫。利用数字化建设可以帮助村民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活动,促进乡村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例如,通过建设电商平台,可以将乡村特色产品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智慧农业。数字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可以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进行农田监测,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帮助村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社会管理。数字化建设可以提升乡村社会管理的效能。通过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可以实现对乡村安全的监控和预警,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同时,数字化工具也可以用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村民的诚信行为进行评估和奖惩,促进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

  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诊断、治疗、咨询和监护等医疗活动。在偏远地区和乡村地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患者不必亲自前往医院,即可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综上,数字化建设在乡村治理中可以提高乡村管理的科学性、便利性和效率性,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