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政策精准发力 让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

张西流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基于此,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行了“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专场”等招聘活动,将优质岗位资源推送给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24小时、365天不断线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各地各高校也抢抓毕业季的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从以往来看,随着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到来,各地“人才大战”更趋白热化,落户成为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之一。不可否认,通过户籍政策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有利于吸引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三线城市,对我国人才的合理布局产生正面效应。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产业的吸引力,比户籍更重要,人才只有在相应的产业领域才会发挥价值。

  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特别是就业创业难,成为阻碍他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一道鸿沟。从长远来看,一些城市的落户“零门槛”政策,对人才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真正构筑产业聚集力,产生核心竞争力,拿出支持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才是关键。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服务重点群体,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培养、青年维权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好。

  换言之,高校毕业生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实施新时期的人才工程,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实行政策激励的同时,通过创办高技术创业园、实施项目合作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青年人才培养基地。针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缺技能、缺资金、缺信息”等难题,相关部门应积极为创业者筹集资金、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言蔽之,政策“礼包”精准发力,让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单纯靠落户政策,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还需要更立体、更细致的服务,让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比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知识技能培训,相关的经营管理、创业技能技巧、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性服务,在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