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记者毕京津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河南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的文明之旅——沉浸式文旅变“看景”为“入景”》这篇重磅报道。这是对河南沉浸式文旅发展的综合报道,必然会对很多地方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介绍,于是,记者认真研读报道,获益匪浅。
文中提到:让文化“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河南省委提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让创意、科技、设计、艺术等元素充分融入文化旅游发展全链条,打造更多高品质文旅文创产品。让文化“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这是沉浸式的必然要求,但是,要想打造更多高品质文旅文创产品,那就需要在打造特色内容上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在独创性的内容上下大功夫。
微信、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已经成为消费者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没有哪个时代比今天更适合内容营销,可以说,谁拥有内容制造能力,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譬如,清明上河园的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其不但运用大量科技含量高的舞美、声光设计,更重要的是设计、内容植入、情节设置等诸多环节都展示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今年“五一”假期,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人数同比2019年翻倍,《大宋·东京梦华》演出收入较2019年同比增长300%。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文旅项目的内容营销水平直接决定其整体营销水平和最终经济效益。但是,同样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内容一定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甚至具有不可复制性。譬如,厦门鼓浪屿,为什么一年四季都是游客熙熙攘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区位、历史及文化等等,都是独特而无法复制的。假如,我们在中原地区去复制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鼓浪屿,效果会怎样?答案不言而喻。景易造,但和当地融合不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就没有地域特色,一旦景点变成在哪里都似曾相识的“大杂烩”,吸引力就荡然无存。
内容IP怎么做?要体现话题制造能力和共情制造能力,必须找到与这个城市管理者和生活者的共情点,通俗地讲,就是,领导决定推,老百姓喜欢参与,而且通过参与还能有所收获,这样,上有所呼,下有所应,人气呼啦啦就起来了。譬如淄博烧烤,现在虽说有些落劲,但是这对提升淄博整体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重大助推作用,况且其后续影响力的延展更不可小觑。还有,贵州的“村超”,他们的成功有政府引导的功劳,还有历史养成、地域风俗的作用等,也就是说,有历史文化基因和民风传承在里边。贵州“村超”,下至儿童,上至老人,人人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这才聚成了高人气、大气场。假如,我们去复制一个“村超”试试,估计是事倍功半。其实,我们复制了一些东西,因为不是独有的,所以吸引力衰减就快。
文化类沉浸式项目多数要以本地文化为主要支撑,采用相应的演绎方式,再加上相关IP的植入,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西安“不倒翁小姐姐”做到了,杭州的“卖花郎”做到了,洛阳的汉服秀做到了,如果换个地方,历史风俗、文化积淀、历史传承等一旦错位,估计效果就会打折。
我们一定要走具有地域特色的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学;一定要避免学东学西,就是不在做强自己上下苦功夫,这样就会成为“四不像”,就会重复了别人的路,丢了自己的路。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