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刘源:

今天的生活和商文明息息相关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刘源

  扫码看视频

  “我长期研究甲骨文、商周的金文材料,通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研究商周文字发现,实际上,汉字在商代就已经基本定型了。甚至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商代语言带给我们的,商代语言就已经蕴含最早的思维定式。”日前,出席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刘源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商代、商文明与今天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刘源说,文献记载了商丘是商人早期居住的地点之一。商丘人民对殷商文化有深厚的感情。这次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是学术界的探讨,另一方面也是在商丘这个地方进行一次殷商文化的普及。实际上,汉字从商代发展成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没有中断,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创造。“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广泛使用手机、电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汉字。其实汉字在商代就已经成熟了,甚至我们平时说话的思维方式,像我们说‘唯才是举’为什么不说‘举才’呢?实际上宾语前置这种思维方式在殷墟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再比如‘时不我待’,在否定句中把‘我’这个宾语提前。实际上,这种否定句里把宾语前置并进行强调的思维方式在商代语言里也出现过,‘帝不我其受又(帝不我其授佑)’实际上是说上帝不保佑我,为了强调把‘我’放‘受’前面了。所以召开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对于商丘人民、河南人民、全国人民,是进一步了解商文化的很好的契机。”

  “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商文明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就像‘祖、妣、父、母、兄、弟’这一套亲属称谓也是从商代流传下来的,没有这个文化传承,今天走亲戚都没办法称呼亲人。”刘源表示,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学者之间交流了信息,回去以后要把研究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把普及工作做好。殷商文明在今天的中国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大家都是‘百姓用之而不知’,要做好文化的普及工作,这也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宣传好殷商文化、商文明,这是我们专业学者、专门研究者的重要责任。”采访的最后,刘源如是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