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

殷商族源应以商丘为中心探寻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方辉

  扫码看视频

  “豫东、鲁西地区是殷商探源的重要区域,殷商族源应以商丘为中心探寻。”日前,出席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方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商丘为中心的豫东、鲁西地区,一直是殷商文明探源的重要区域,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一直很关注这个区域。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豫东、鲁西地区是著名的‘黄泛区’,考古工作一直很难开展。所以几次考古项目都没有持续下来,反而是在豫东、鲁西之外的区域,尤其是在河北等地有一些相关的考古发现,所以考古学界就把研究投入到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在那一个区域也发现了相当于‘商先公’时期的文化,我们叫‘下七垣文化’,可以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主流,认为殷商文化是从河北逐渐南下,到了河南产生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学术界反而对豫东、鲁西地区的关注不像以前那么多了。”方辉开宗明义地谈起了当前学术界殷商文化研究的现状。

  方辉认为,豫东、鲁西地区是商先公起源的重要区域。《国语·鲁语》中记载:“冥勤其官而水死。”意思是,商的第六代高祖叫冥,死于治水事业,他是一位像大禹一样的治水英雄。从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看,对他的祭祀非常隆重,说明他的地位非常高,商族的活动区域也一定是深受水患的区域,而不可能是在地势高亢的太行山东侧,这是从文献上的理解。商人对于牛的重视,这是其他各个族群所没有的。夏人主要用猪祭祀,周人用马、羊祭祀。唯有商人最重视牛,不但用牛驮载进行贸易、商业活动,还用牛进行祭祀,这个被商周时期继承下来,和夏是不一样的。恰恰是在商丘及其附近发现了用牛的考古发现,像山台寺、平粮台遗址的发现,包括山东聊城阳谷县景阳冈遗址的发现,恰恰是在豫东、鲁西区域,龙山文化相当于商先公时期,存在用牛祭祀的现象,而且仅仅发现在这个有限的区域内,这不是偶然的,这与商人对牛、牛牲的重视直接相关。

  “古人随着迁徙,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一些相关陶器,但信仰是很难改变的。从这记载来看,我认为殷商的族源、先商文化,应该到以商丘为代表的豫东、鲁西地区来寻找。”方辉最后提到,探讨殷商文化的起源要厘清标准。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