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志!半小时前我们在‘码上监督’平台收到留言,你反映某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工作中存在消极应付、推诿扯皮问题,请将具体情况讲一下……”11月2日,宁陵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利用“码上监督”信息化平台收集的问题线索回访群众。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涉“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宁陵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和“片区协作”工作机制,紧盯基层所长、站长、校长、院长、村长等“小五长”群体,监督其用权不廉、办事不公、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等突出问题,先后查办问题线索27起、党纪政务处分21人,全面延伸整治“微腐败”触角。
宁陵县纪委监委制订了《全县基层“小五长”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治理实施方案》,列明9项重点治理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管行风”的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各乡镇党委、纪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党委(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求组织基层“小五长”根据治理内容和工作职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排查工作薄弱环节和廉政风险点,建立自查自纠工作台账加强整改。
“为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我们建立了工作台账,进行动态管理、跟踪督办。”宁陵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陈宁说。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该县纪委监委要求相关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基层“小五长”集中治理内容、监督举报方式,并在基层“小五长”工作地点的醒目位置张贴公告,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此外,针对督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和苗头倾向,宁陵县纪委监委通过发送“两函四书”的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对查处的典型问题,一律通报曝光;选取一批违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领域、分行业、分系统督促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进一步堵塞工作漏洞、防控廉政风险,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小五长’官虽不大,却是政策落实的关键。”宁陵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杜磊表示,下一步,全县将紧扣整治内容,加大对“小五长”履职尽责的督查力度,对发现问题坚决做到严查快办、严厉惩处,全力打通基层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
配图:宁陵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核实相关问题线索。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