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深化银企合作 助推企业发展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霍天艳 通讯员 何卓翰 梁翔宇
今年以来,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动出击,求真务实,以“深耕‘三农’、厚贷小微”为主旨,紧紧围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实施普惠金融,落笔助农助企,从而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截至10月底,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累计投放对公企业贷款2.52亿元、小微企业主贷款3685万元,通过金融活水的浇灌,广大农企、小微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在农信资金助力下奋力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状态。
推进常态走访,做到应贷尽贷
虞城县城易乐批发超市,店主张先生把“综治信用家庭”牌匾摆放到了超市最显眼的位置。没有房产土地抵押,也没有任何担保,张先生凭这块牌匾每年可从农信社借到20万元的低息贷款,也正是由于近两年资金的顺利注入,他不断扩大经营,将自家超市发展成当地规模最大、商品最全、经营最好的超市。
在虞城县,不仅有像张先生这样受益的个体工商户,还有不计其数的创业者通过引入资金活水,培育一个产业发展、带动多户贫困户脱贫。在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资金支持下,村民们不仅打开了事业发展的新大门,更有了打造更大规模乡村产业的底气和信心。
近年来,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不动摇,坚决守牢守好农村金融主阵地,努力提升贷款覆盖面和实施效果,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调动全辖客户经理走访调研各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与使用情况,深入了解客户群众尤其是涉农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金融需求,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针对客户对于信贷资金需求“短、小、急”的特点,依照“小额、流资、分散”的贷款投放原则,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金燕福农贷”“金燕福商贷”等小额贷款产品,以客户的资金需求与生活生产能力“两个标准”来确定贷款期限、数额等要素,因户施贷、一户一贷,贷得其人、用得其所,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贷款产品;确保每一笔小额贷款投放达到精准、有效、及时的良好效果。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贷款便捷
面对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坚持科技创新,紧跟智能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实现农村金融线上化,接续探索信贷产品线上平台的开发与完善,通过科技赋能计划重构业务流程,以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为指导思想,融合前台、中台、后台系统,以管理为基础,信贷产品为抓手,实现小贷产品的“掌上操作”。
“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只要在手机里下载农信社手机银行,通过‘福农贷’,按照操作要求注册登录输入自己的信息,就能在授信额度内申请贷款,一趟也不用往银行跑,太方便了。”在虞城城郊张大楼村经营农资生意的村民胡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联社用科技创新为县域农村金融安装了新的“引擎”,为广大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截至目前,已有金燕“福农贷”“福商贷”“公职贷”“虞快贷”四种小贷产品通过“汇智信”线上平台走进千家万户,累计有15646笔贷款申请通过,10943笔贷款获得审批,审批额度174404万元。
惠企政策强落实,助企纾困促发展
主要从事黄桃收购及深加工的河南省徐佳福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流动资金紧张,而公司在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两笔流动资金贷款又即将到期,于是便向虞城农信联社提出续贷请求。接到其续贷申请后,虞城农信联社深入走访了解企业目前经营状况及财务情况,本着“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原则和与企业相融共生理念,及时为其办理两笔续贷资金180万元,在原贷款归还后3日内将续贷贷款发放,节省了企业“倒贷”成本,有效缓解了融资经营压力,进一步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该联社还给予利率优惠,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着力落实惠企纾困和减费让利,助推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该联社紧抓乡镇小微企业与农业产业化这一关键,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积极与传统产业交流、与新兴产业对接。同时,该联社积极落实“行长进万企”活动,抓住“金燕入万企”契机,根据企业特点,重点覆盖一批经营食品生产、表面处理及物料加工等业务的小微企业,加快与该类企业的交流协作进程;抓住省联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契机,重点筛查、精选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发挥农信社信贷产品宜农、助农优势,充实农业企业“白名单”。截至目前,该联社已累计走访企业、项目130家,其中62家企业明确表示了贷款意向,经评估后,61家已实现信贷合作,通过信贷扶持,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精准滴灌增活力,纾困解难促发展。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持续浸润虞城热土、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在助力县域发展和实体经济“枝繁叶茂”中,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