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柘城变“粪”为宝 绿色种养增地力

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马学贤 宋振豪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12月5日,在柘城县朱襄镇豆小村豪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亩麦田里,正值分蘖期的冬小麦长势喜人。这里的田地全部使用有机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有力保障了小麦稳产增收。

  近年来,柘城县大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高标准建设地力“加油站”,打造粪肥还田利用基地,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说起粪肥还田的好处,豪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则民告诉记者:“目前,土壤有了明显的改善,每年每亩少上化肥20多斤,种地成本直接降低了。”

  除了种植大户外,粪肥还田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还有养殖大户。惠济乡刘屯村的大型肉牛养殖场,每天产出100多吨牛粪。他们与制肥企业签订了牛粪处理协议,解决了养殖场粪便污染的头疼问题。

  “我们公司有专门的人员收集牛粪,一年能收集5万多吨,发酵好之后能满足周边农户上有机肥10万多亩。”柘城县优之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白梦园说。

  位于朱襄镇大梁村的河南丰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基地内,翻抛机正对刚运输过来的畜禽粪便进行处理。该公司专门收集、处置、贮存畜禽粪便,年处理粪污能力30万吨。

  记者了解到,柘城县202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以来,全县共完成绿色种养循环面积37.6万亩,消纳畜禽粪污43.38万吨,化肥用量亩均减少1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还田利用的全链条服务运营模式,为当地农业发展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既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实现了变粪为‘宝’。粪肥还田将逐步改变农户施肥习惯,形成种养结合、绿色可持续发展。”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管理站站长王立强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