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梁园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冬闲人不闲 忙出好光景

本报融媒体记者 单保良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进入冬季以来,梁园区李庄镇刘集村一改冬闲的清静和闲暇,村民们格外繁忙,高效农业园区、万亩草莓基地、一望无际的麦田间,处处是劳动的身影。

  12月6日,记者走进李庄镇刘集村,实地感受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给当地“三农”工作带来的新气象。

  刘集村村民刘双红以前不爱与人交往,生活不是很富裕。在区、镇、村干部亲切关怀下,刘双红撸起袖子苦干实干,通过不断的努力,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2020年,刘双红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被群众推荐为村支部委员。

  “近三年来,我们引领群众发展优质草莓、大棚蔬菜,让群众走稳了致富路。同时,我们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正在快速壮大集体经济,我们靠着农业合作社种菜卖菜,加上光伏发电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刘双红很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村里情况。

  该村村民陈淑梅一家7口人,共3亩半地,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从2019年开始,夫妻俩在村里承包6亩土地种植草莓。因为种植草莓,陈淑梅家庭发生了大变化,2021年,她翻盖了居住20多年的老屋,开通了天然气,农村人过上了城市人的日子。正在自家草莓大棚内忙碌的陈淑梅很自豪地说:“俺家的草莓卖得好,每亩平均净利润近3万元。今年的草莓长势更好,才开始成熟,正准备采摘上市。”

  “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日子现在过得越来越好啦!”前来商量草莓销路的高瑞兰清脆响亮的一句话打断了陈淑梅的言语,看得出,她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农村女性。

  高瑞兰她家有8口人,虽说日子过得并不算富足,但也算是其乐融融,她家和陈淑梅家一样发展草莓产业,不一样的是她会上网,“线上+线下”双渠道开拓销路,增加了不少收入。高瑞兰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心里有底气,干活有力气,只要不怕流汗出力,日子就不会过穷。”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言语间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刘双红、陈淑梅、高瑞兰只是梁园区万千勤劳群众中的缩影,在他们身上,折射出新时代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