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梁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得不说的72拐

袁正建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远望72拐公路呈“之”字形。 戚建 摄

  我们在川藏北线穿山越岭,从德格县到江达县,又从江达县来到了昌都市。昌都市是西藏自治区所辖的7个地级市之一,地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是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又是川藏公路北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我们从地图上看到,从川藏北线的昌都市到川藏南线的八宿县邦达镇,再从邦达镇去往林芝市、拉萨市,路线更近一些。于是,我们就向导航下达了“直奔邦达”的命令。

  从昌都到邦达的100多公里公路上,有一座高原飞机场,机场平均海拔4300米。我驾驶汽车在机场一侧的公路上迅驰,幸运的是这100多公里都是平坦的公路,车少人稀,开着车十分惬意。而高兴了不到半天,前面,闻名318国道的怒江72拐,正在这里等候我们。

  我把车停在公路的右侧,一块黑底白字的大牌子映入眼帘。牌子的左侧竖排用藏、汉两种文字标注着“天路七十二拐”,中间是“卓卓康巴,传奇昌都”的大标题。标题之下有一段文字: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群英雄儿女,放弃了眼前的安逸和幸福,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险和危难的伟大征程。他们有的在进军途中出师未捷洒热血,有的疾病缠身壮志未酬别高原,历经种种艰险筑成川藏天路。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400多公里。沿途横断山脉和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位于八宿县境内的天路72拐和怒江天堑是川藏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40多年前,18军筑路的艰辛和英雄壮举。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着“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1950年的青藏高原,不仅没有一公里现成的公路,甚至连一张准确的地图都没有。据《西藏始末纪要》记载,一位探险家对西藏的描述:“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目睹盘山公路壮丽景色,我们更应铭记革命英雄的奉献,以及他们给世界屋脊带来的万里春色和吉祥霞光。

  18军,又是18军!我们今天能从这儿路过,多亏了18军官兵们的英勇献身之举。每一个路过这条天路的人都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祖国的儿女,感谢伟大的祖国!

  在去西藏之前,我们都听说过这段险路。特别是戚海亮来前,家里人已经提醒过他,在72拐路段一定注意安全。

  车辆停稳之后,同伴许进海忙着去公路左侧的观景台前拍照,我和戚海亮来到72拐游客中心门前。这是一座两层小楼藏式建筑,方方正正的楼顶用红漆装饰得十分鲜艳,白白的方块整齐地排列着,煞是好看。我俩看到柜台上摆放着风干牛肉、藏香猪肉等特色产品,便询问了一下价格,花160元买了一块刚煮好的新鲜牦牛肉。带上牛肉,我俩才转身来到72拐观景台前。

  从观景台向远处看去,这一段川藏公路就像贴在山体上一样,又像一条条彩色的飘带,缠绕在半山腰里;白色的路面在山间弯弯曲曲,蜿蜒延伸着,一会儿呈“之”字型,一会儿又像系在山体前的领带,呈“U”形。如果是胆小的人,别说开车路过,就是看一眼这儿的弯道,都会感到心怯胆寒。

  我们回到车上,许进海提议由我来驾车通过这段险路。我回绝了,推选我们三人中驾驶技术最好的戚海亮来担当这个重任。车子先是经过一段平缓的路面,然后是绕着弯儿向下行驶,车速缓慢。偶尔遇到对面来车,更是谨慎小心地避让。戚海亮开着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大气不敢出。许进海沉默着,观察着周边的山体,唯恐出现意外的情况。戚海亮的驾驶技术果然是一流的,他经受住了天路72拐的严峻考验。不到2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快到谷底的时候,弯道少了,道路两侧也不再陡峭,我们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时候,只有在这时候,我们才敢哼唱歌手李琼的《山路十八弯》。我模仿这首歌的歌词,在手机上写下几句话:

  这里的山路72弯,

  这里的车辆行慢慢。

  这里的司机都是高手,

  开车的技术真精湛。

  我们行车多艰难,

  想一想,筑路大军洒下的血和汗。

  珍惜眼前的好日子,

  走过72拐都是英雄汉!

  (下期请看《北纬30°的流量》)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