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夏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车站镇

“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张壮伟 通讯员 夏 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①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金耳菌喜获丰收。

  ②车站镇秦楼村2000余亩鲜嫩翠绿的温室大棚黄瓜抢“鲜”上市。

  车站镇

  “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张壮伟 通讯员 夏 天

  近年来,夏邑县车站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能人带动,引导村民以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入乡村合作公司,共同推动一产独秀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目前,该镇的金耳菌、羊肚菌、香菇、黄瓜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呈现出连片发展的新态势。

  隆冬时节,该镇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的金耳菌种植温室内,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挑拣金耳。一排排菌棒密密麻麻地放在菌菇种植架上,菌棒上绽放出一朵朵金灿灿的“黄金花”。

  “我们公司金耳菌的长势、质量非常好,这一批已经到了成熟期,北京新发地的几个商家已经提前预订。”12月24日,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艳军说。

  为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该公司开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服务“五统一”,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目前,加入该公司的种植户已达130多户,户均年收入8万余元。

  12月23日,该镇秦楼村2000余亩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鲜嫩翠绿的黄瓜抢“鲜”上市,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大棚蔬菜在丰富群众“菜篮子”的同时,也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外地的黄瓜是白瓤,我们秦楼的黄瓜是绿瓤,从里到外一身绿,并且口感细腻……”该村种植大户刘爱亭对自己种植的黄瓜赞不绝口。

  “这个不怪老刘夸,我们已经在秦楼村进货好多年了,秦楼村种出来的黄瓜,无论是从口感、色泽还是种植方式都比我们当地种植出来的产品要好。”来自湖北武汉的购货商胡老板说。

  据了解,秦楼村依托富硒土壤的资源优势,采取“党建+产业”引领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富硒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目前,秦楼村成立了合作社,建立了13个交易场所,种植大棚蔬菜2300余亩,主要以黄瓜、芹菜、番茄、辣椒、白菜为主,重点打造富硒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品牌,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做大做强了本地特色产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万元,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近日,走进车站镇福振养殖有限公司,一个个标准化的养殖棚整齐排列,现代化养殖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在敞亮的鸡舍里,一个个鸡蛋通过蛋链输送到集蛋中心,“搭乘”智能化传输带来到分拣车间,经过消毒、分拣后装箱,展现了当下智能化蛋鸡养殖的新场景。

  该公司负责人陈福金说:“我们的鸡每天要吃17吨饲料,能产2万多斤鸡蛋,产量还在慢慢增加。我们喂饲料采用全自动化,一个工人负责6万只鸡,鸡舍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气味,工作比较轻松。”

  近年来,车站镇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按照“龙头带动,统一发展”的思路,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建立完善公司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如今,该镇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形成了示范效应,有效提高了肉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也为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截至今年10月份,车站镇财政税收690.3337万元,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143.41%,金融系统居民储蓄余额近20亿元。在农业农村部日前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名单中,夏邑县车站镇榜上有名。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