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车辆继续行驶在昌都市八宿县境内,穿过天路72拐之后,进入一段稍微平缓一点的山谷,道路两侧是悬崖峭壁,驾车不敢掉以轻心。我们隔着车窗玻璃瞪大眼睛观察着,寻找天路72拐结束的标记。但是,很失望,没有一行字、一个路牌告诉我们72拐已经“拐”完了。
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走出山谷,来到山前一处平地。停下车来,换换司机,让戚海亮老弟歇一歇。右边的一面广告墙壁吸引了我,只见墙上白底红字写着“西藏·八宿——北纬30°欢迎您”,下面是一幅椭圆形的进藏、出藏环形地图——从上海出发,北线是徐州、郑州、西安、天水、兰州……一直到格尔木、拉萨,南线是合肥、武汉、重庆、成都……一直到珠峰大本营。地图上还标注着青海湖、昆仑山、然乌、林芝、圣象天门等旅游景点和海拔高度。墙体靠右的位置是一块上黄下黑的“318此生必驾”标牌,一行横字写着“北纬30°”。不远处山脚下,也有一处北纬30°标志,两个赭红色的石柱并排立在一个灰色的四方底座上,横跨两个石柱的中间位置,用十分醒目的黄色标出“30°”,石柱前有一组群雕,右边有三位解放军官兵和一匹马,左边是四位藏族同胞,走在前面的一位藏族阿妈双手托着哈达,将要献给亲人解放军。后面的背景墙上是红色的“民族大团结”标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儿是北纬30°吗?北纬30°可是一个有故事的经纬线?”我自言自语地说道。
我打开早几天购买的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部自驾攻略图,上面竟然没有标注各地的经纬度,也没有地图比例尺。上网查询发现,八宿县的确位于北纬30.27°的位置。那么,故事来啦!这个北纬30°可是一个充满神秘未解之谜的所在,多少年来,许多现象还没有揭开谜底——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比如:2008年5月12日,北纬30°45′—31°43′之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人们猜想可能与北纬30°特性有关,震及北纬30°的地方,建筑物全部遭到严重破坏。青海玉树,大约在北纬33°,2010年4月14日凌晨发生4.7级地震。随后,7时49分发生7.1级地震。截至2010年4月21日下午,已造成2000多人死亡,近万人受伤。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北纬30°3′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不知是否与北纬30°特性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该纬度国家从大西洋开始,自西向东依次为: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巴比伦)、科威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
中国地震局的某些专家曾经总结说,北纬30°历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地带。前苏联的地理学家奥圣多夫斯基教授于1931年在藏经中找到了惊人的发现。几千年前,在今天的巴哈马群岛、安纳利斯群岛以及墨西哥湾地区,一块巨大的大陆沉没了,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当时的西藏。闻名于世的百慕大三角区,自从16世纪以来,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踪了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二战时期,在川藏这条北纬30°线上,美军共损失468架军用飞机,美军驻华总司令、中国战区总参谋长魏德曼将军为这一损失百思不得其解。通过科学考证,由于各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因素,不同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的重力场、电场、磁场及其他物理量都不尽相同,但也不能解释清楚这种奇怪的现象。一个科学团体认为,百慕大可能有一个巨大的陨石。据研究,约1500年前,有一个巨大的陨石从太空飞来掉入大西洋。这块陨石犹如一个大黑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光线也能吸引进去,何况飞机、轮船。墨西哥半岛上的伯利兹也曾经飞落过一颗陨石,摧毁了地球上万物生灵,其尘埃在地球上空弥漫十年之久。百慕大离伯利兹不远,是否是受双重影响不得而知。如果陨石造成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的论点成立,那么北纬30°一线附近的种种怪异现象是否也可用陨石论的观点来解释。
为了揭秘神秘的北纬30°,2000年中美科学家联合进行“探秘北纬30°——中美联合川藏考察”活动。中美双方这次投资浩大的考察活动,启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观测设备250多套,总测线长度为3500多千米,考察范围达十余万平方千米。中美科学家希望通过人工地震的手段,探知川藏地区地壳深层的秘密。这次考察活动,对进一步了解川藏地区地下矿藏的分布及对地震的预测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科学家认为,在北纬30°线上的各种神秘现象,应来自地球内部。这次考察的青藏高原是现今世界上隆起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以每年几毫米至十毫米的速度上升,这导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当今世界地壳最为活跃、大陆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面对八宿县北纬30°的标志,我曾经思考,为什么要蹭这个流量呢?是对外提高知名度的需要,还是另有其他目的?
(下期请看《在八宿住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