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中信银行

构建绿色新生态 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记者 霍天艳 通讯员 陈伟宁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近年来,中信银行坚定不移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信贷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23年11月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46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300亿元,绿色信贷占各项贷款余额为8.8%,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绿色理财、绿色租赁、碳账户等业务亦在大力推进,中信银行正奋力书写“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有广度、有速度”的绿色金融大文章。

  坚定绿色发展“有态度”。中信银行以战略引领绿色金融发展,在董事会及高管层设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统筹制定战略目标,将绿色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2023年,中信银行还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体系支撑、产品方案、区域发展等多角度整体布局,全面支持绿色发展。

  助力绿色转型“有力度”。中信银行优选绿色行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支持包括清洁能源、节能降碳、环境保护在内的7大领域;精选绿色客户,聚焦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头部客户,结合“五策合一”研究成果,形成首批百户绿色客户名单,并将定期更新和扩充;丰富绿色产品,充分发挥中信协同优势,结合场景需求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特点,立足于“银行+银行子公司+集团子公司”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实业、绿色咨询在内的“1+N+N”绿色金融产品谱系。

  服务实体经济“有温度”。中信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与实体经济一路同行,持续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努力提升实体企业的资金可得性,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遗余力支持制造业客户低碳转型发展。此外,中信银行还将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合,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对高新技术领域给予有效支撑,同时还能交叉带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具有“一举多得”的金融支持效果。

  协同服务客户“有广度”。依托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优势,中信银行进一步加强与中信集团在绿色发展“生态圈”的协同力度。一方面,发挥“融融”“产融”协同机制,深度联合集团金融子公司和产业子公司,携手金融子公司打造“贷+债+股+租+保+基金”的综合绿色金融服务。同时,联手集团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型城镇化等板块的产业子公司,拓展绿色产业合作领域。另一方面,发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咨询、中信金融资产等“融资+融智”专业性,为绿色产业客户提供IPO、再融资、公募REITs等各类资本市场服务及专业咨询服务。

  减排转型“有速度”。中信银行高度重视自身“绿化”,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快建设ESG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绿色管理”“绿色办公”倡导“绿色生活”,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方面,中信银行正在积极建设绿色金融示范行以及“碳中和”网点,2023年7月,中信银行湖州分行授牌成为绿色金融示范行,聚焦绿色金融主业。另一方面,中信银行关注减少日常运营中的碳排放,包括使用绿色节能建筑作为银行的办公、营业场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信银行表示,将以绿色转型发展的坚定态度,服务企业的火热温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血脉滋养经济肌体,致力于打造服务实体经济“有温度”的银行。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