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日报县域新闻部主任刘建谠:
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阳光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壮伟 通讯员 谢卫勋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出自20世纪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他曾在西班牙内战时,拍下战壕中倒下的士兵。这句话,商丘日报县域新闻部主任刘建谠从跨入新闻行业起,就成了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88年,刘建谠从商丘师范学校毕业,放弃去河南师范大学深造的机会,毅然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新闻事业中。1996年,刘建谠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商丘日报社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他用笔墨和镜头记录了虞城县的发展与变迁,成了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名“记录者”和“见证者”。
“我名字中的这个‘谠’,字典里的解释就是正直的言论。在商丘日报社工作,就要做好党的喉舌。”刘建谠常常这样要求自己。为了写好新闻报道,刘建谠走遍了全县600余个行政村,刊发文章5000余篇,连续16年被虞城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虞城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奖”。《虞城县70多农民到河南农大进修学习》《站在北大的校园里》《虞城县党员志愿者立足“四送”叫响“每周服务一小时”》等20多件作品荣获河南新闻奖。
都说一个记者的脚下沾满泥土,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更有底气,才会更有温度和深度。刘建谠的视角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户到商贩,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跃然纸上,是当代中国城乡变化的缩影。
1998年,时任贾寨镇孙楼村党支部书记孙恭良为了鼓励全村群众种棉花,日夜操劳,倒在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家人和他热爱的工作。刘建谠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向报社值班领导汇报这一新闻线索,迅速入村采访,吃住在村。几天后,经过他挖掘、深思、提炼的一篇新闻报道发表在《河南日报》《商丘日报》头版头条。他记忆最深的是,不少群众提到孙恭良就开始流泪,他问着、写着,也不由得泪流满面。他拍的组照《这样的好书记我们永远难忘》在《商丘日报》发表后,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对此作了专题评论。
有一次,刘建谠来到黄冢乡秦楼村采访一位外出打工返乡的尿毒症患者。看到患者家中的困难情况后,尽管那时的他刚参加工作不久,月工资仅400余元,但他还是掏出仅有的200元钱交给患者……他采写的文章在《商丘日报》发表后,读者捐款数万元,为患者一家解了燃眉之急。
2017年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刘建谠策划了《脱贫36计》专栏。他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民心声,先后采写了30多个脱贫故事,很多脱贫户还成了他的好朋友。
近年来,虞城县着力发展以工量具制造为重点的小五金产业,不断做优做强产业链。刘建谠始终关注这个县域重要支柱产业,对此先后发表200余篇报道。2002年,他采写的消息《能抓会爬长眼睛,能掐会算有智能——虞城县钢卷尺有知觉了》,荣获河南新闻奖二等奖。
为了增强新闻的敏感性,刘建谠的“日常”是这样开始的:每天他准时收看全国、省级、市级新闻节目,翻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商丘日报》《京九晚报》等多份报纸,并查看各大自媒体,第一时间掌握各级各类新闻动态,并对关键内容和重点报道进行摘录学习,想方设法提升自己。
“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刘建谠深知这个道理。为切实提高全县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他组建通讯员队伍,将每天收集到的新闻宣传知识和优秀宣传报道通过微信群与大家分享。在线下深入多家单位开展现场交流,围绕新闻采写、图片拍摄、视频制作、宣传策划等内容进行指导。他每年主持召开虞城通讯员“评稿会”“改稿会”,完善激励机制,形成宣传合力,为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性格好,专业强,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毫不含糊。”这是经常跟他打交道的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刘建谠平时致力于钟爱的新闻事业,废寝忘食。由于长期熬夜,他患上耳疾,耳朵经常疼痛难忍,近几年他都要经常住院治疗。但他出院后,第一时间就会投入到新闻采访工作中去。
新闻路上,学无止境。作为“新闻老兵”,刘建谠在媒体融合方面大胆探索。他经常身背相机、怀揣手机在一线做全媒体报道。如今,他用一部手机拍摄视频,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在手机上完成剪辑、配乐、配文,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短视频。他已淬炼成“写得了大稿、编得了‘两微’、出得了镜头、剪得了视频”的全媒体记者。
“《商丘日报》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回望我的新闻从业历程,所有的荣誉和收获,都是报社岗位平台所给予的,更离不开报社领导和前辈老师的培养和指导。我将始终冲锋在前,用相机和笔墨,真实细微地记录家乡的发展变迁,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为家乡这片热土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采访的最后,刘建谠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