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乐为他人做嫁衣

——杨石先生文艺评论面面观

万济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在商丘的文坛上,文艺评论相较于其他文艺门类,不肖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毫不夸张地说,一段时间以来,商丘的文艺评论呈现着“空窗期”状态。作为文艺“两翼”之一的文艺评论严重缺失,对商丘的文艺繁荣无疑产生着不利影响。也就是在这个当儿,杨石先生暂时搁置了小说、散文创作,勇敢地扛起了商丘文艺评论的大旗,且猎猎作响,推动着商丘文艺之车隆隆前行。

  一、撰写文学评论的缘起与初衷

  2000年年底,杨石退休,被单位返聘编辑《商丘日报》的教育专版。其后连续两年,他主持了两届“科迪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在颁奖会上,领导让他作个点评,于是,便有了《崭露头角 后生可畏》《立意·观察·思维·创新》两篇近似文学评论的东西。隔了一年,他又写了“一中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评点《精彩纷呈 可圈可点》。这三篇文章均在当年的《商丘日报》发表,无形之中点燃起了他探讨文学评论之火。

  尔后,便有许多文友求教上门。对此,不管是熟面孔还是生面孔,不管是颇有建树的年长者还是刚入门的文学青年,杨石都一视同仁,热诚相待。个人不计得失,不为感恩,只图向文学致敬,孜孜以求写出评论的高度、温度和气度,为文学事业加油,殷切期望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用情、用功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二、撰写文学评论的路径

  对文友送来的作品,杨石从不一目十行地草草阅读,而是怀揣学习之心,从头至尾细细“拜读”。且在精彩之处画上曲线,或在书页空白处批注,再折住书页。这样将他人的一本著作细读一遍,快则10天,慢则半月。

  其二是对该书的精彩之处,分类归纳,有选择地摘抄在不同的稿纸上。

  其三是通过比较、感悟,抓住该书的特点,敲定评论文章的标题。想明白,想清楚,拟出写作提纲。

  其四是根据所评作品的内容,查寻、学习、探讨相关资料,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以“他山之石攻玉”,参照写作提纲拉出评论草稿。

  其五是将草稿放一放,养一养,几天或一周之后,对草稿修改、润色、锤炼、提升,而后敲动键盘,边打边改,直至稿件在电脑上打成,最后再审读一遍,精雕细刻。如此,一篇两三千字的评论文章方成,大致耗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与文学共舞,同评论共进,苦则苦矣,累则累矣,但动真情,下笨功,有收益,乐在其中,享受着一种愉悦感和获得感。

  三、鲜明的文评特点

  其一,讴歌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将正确的思想性,作为考量文学作品优势的首要标准。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歌颂新时代,以明德引领人们向上向美,是其评论文章的底色和基调。而洋溢的时代气息、满满的正能量,则会令人精神一振、神清气爽。如礼赞《“游商丘古都城 读华夏文明史”探访解析》为“春兰秋菊尽入目 金声玉振皆入耳”;礼赞大型摄影作品集《美丽商丘咱的家》是“一道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礼赞电影《李学生》为“英雄照亮人生路”;礼赞微电影《童颜无记》是“彰显人文精神 闪耀时代光辉”;礼赞歌词《让世界倾听河南》为“踏歌前行 拥抱世界”;礼赞长篇小说《乡村品质》是“倾千钧之力 创扛鼎之作”;礼赞长篇历史小说《木兰传》是“巍巍形象垂人寰”;礼赞长篇历史小说《高举火把》是“意匠如神变化生 笔端有力任纵横”;礼赞长篇史诗《中国梦》是“清香馥郁清心醉 欲报乐风正及时”,且载文于《奔流》;礼赞作品集《古城行吟》是“自出机杼 独成风貌”;礼赞长篇随笔《商丘古城的文化密码》是“健笔纵横 气象璀璨”等等。

  其二,力戒雷同,突出特点。撰写评论文章,最忌千篇一律。欲戒雷同,就必须比较辨析,抓准特点,彰显特色,否则泛泛而谈,便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如为文友写的微型评传,均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着笔,突出了其各自的特点。比如,从离而不休、老也有为的角度,称赞商丘日报离休干部李广瑞筑就了“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角度,称赞具有笔墨生涯50年阅历的李景亮是部“值得一读的书”;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角度,以《河南有个张兴元》为题,在《莽原》载文,称赞著名作家张兴元60年笔耕不辍的不凡业绩;从主攻历史文化的角度,称赞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刘秀森“躬耕沃野、气象非凡”;从简析三部作品入手,称赞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得主、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欧阳华“倾情跋涉在文学高原”;从揭示成功奥秘在于满怀激情的角度,称赞著名报告文学家蓝文君“为时代添彩 为人民放歌”;从阅读感受的角度,铺展开来,称赞散文家田启礼20多年散文作品具有愉悦感、历史感、忧患感的特质;从着力描摹重点作品的角度,称赞著名画家刘宗武耕耘画坛六十春的坚定理想与信念;从多次参大展、获大奖的角度,称赞著名版画家朱玉生“创作向经典看齐”的执着追求。

  其三,小而化之,言之有据。撰写文学评论需要宏观着眼、微观着笔。只有宏观着眼,才会有大局意识、历史眼光,才能将其所评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或历史背景下理性考量、准确研判;只有微观着笔,让具象说话,才能为持论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杨石为青年作家欧阳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申甘播绿记》所写的评论——《报告文学<申甘播绿记>中的群像:展现青春奋斗之美》发表在了中国文艺评论网。在文中,用老党员、工程师翟际法在每年的植树季节里没有星期天与节假日,儿子当森林公安,孙子大学毕业回林场做技术员的事实,诠释了祖孙三代接力造林的忠诚美德;用“多年巡查一圈需五六个小时,饿了啃一块干馍,渴了喝口水,乏了就背靠树根打个盹”的意象,突显老护林员底世俊的艰苦奋斗精神。又如为万济江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村官榜样——李连成》作评时,摆出把自家的两个蔬菜大棚让给两个特困户、把自家多年积蓄的30多万元陆续资助了有各种困难的群众、自动让出村中心的宅基地而花钱买土垫废坑塘建房等事实,形象地讴歌了李连成的无私奉献精神。再如,在评论司玉笙的小小说集《永远的阳光》时,用“老师,重重一声响,泪水糊满了满仓的脸,他打了自己一巴掌”(《回报》)等个例,诠释了描述“虚实相生、意象留有空白”的艺术特征。

  其四,实事求是,贬责有度。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事业的两翼,不可或缺。积极开展文学批评,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贯彻“两为”的方针,可以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助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学作品常常是瑕瑜互见、得失兼有的,对文学作品既要从总的倾向上给予评价,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作品一分为二的具体分析,不可笼而统之、概而论之。对优秀作品不能光说好话,对于平庸的作品更不能胡吹乱捧。如一位著名医生作家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思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杨石在评论其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的同时,指出将到公安局反映情况一事视为“护士自首”不妥,是处硬伤;又如,在评论一位散文家的作品集具有神思之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的同时,指出文集中反映社会现实的东西欠缺些,应赋予散文积极的社会意义;再如,在评论一位学养厚重的女作家写文作诗赋词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的同时,也委婉地指出不要“四面出击”,要认定一个主要目标,坚其志,苦其心,久久为功,定会开辟文学创作的新天地。这样做,是对作家的真正尊重,旨在激励他们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作出内容新、形势新、意境新的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