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商汤庙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 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商汤庙的主体建筑——汤王台。

  商都南亳景区商汤庙位于睢阳区坞墙镇南亳村,其主体建筑汤王台是一座18米高的高台。商汤庙2011年被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亳村2016年被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今年3月,汤王台被商丘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授予第一批“商丘市根亲文化研学基地”称号。

  商汤庙大门牌坊上有“商朝第一都”五个大字。3600多年前,商汤所建的商朝第一都就是亳,也就是我们商丘的南亳。

  有关亳在哪里,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古代称亳的地方很多,后人根据所在地域方位,把商丘之亳称为南亳。一般认为,南亳在今睢阳区的坞墙与高辛一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曾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今天的商丘正在大力弘扬殷商文化,而南亳就是殷商之源在商丘的重要佐证。

  牌坊后面有“古亳故土”四个字,这又有什么典故呢?

  《史记·殷本纪》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

  帝喾高辛氏,上古五帝中第三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是我国五帝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位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殷商子姓家族的祖先。帝喾后裔姓氏有1700多个,在现行按人口比例排列的百大姓氏中,有86个姓氏源于帝喾。

  南亳村北原为汤王庙旧址,明清以前就已经存在。人称“文化愚公”的南亳村村民谢信民,自1996年开始卖掉苦心经营的几家工厂,花完了多年辛苦经商的积蓄,投资数百万元在汤王庙旧址上建起了一座高台仿汉建筑——汤王台。

  汤王台前面的门楼匾额上的大字是“汤王祠”,门楼里面就是汤王台。

  汤王台的台阶共有八十一级,取九九之数。自下而上逐层台阶加高进入山门,拾级而上迎面的大殿是汤王殿,内供汤王塑像。

  大殿东西两侧墙上绘有八幅歌颂成汤功绩的彩色壁画。分别是:成汤助耕、葛伯仇饷、汤伐葛伯、成汤灭夏、成汤都商、以仁治国、网开三面、桑林祈雨。

  台上东部建有比干殿、钟楼和东偏门;台上西部建有微子殿、鼓楼、西偏门。大殿东西两边分列辅佐商汤的左、右丞相:仲虺和伊尹塑像。

  汤王台近年来得到了众多领导、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怀。

  2015年12月4日至6日,“商丘古都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在商丘召开,年会形成的共识中已经认定:“商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之一,这里是商汤都亳所在地。”

  2015年12月6日,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结束以后,应本次会议参加代表、汤王台的建设者谢信民的邀请,来自国内西安、北京、安阳等地及韩国的20余位古都研究的专家学者,在中国古都学会的现任会长萧正洪教授、第二任会长朱士光教授率领下,饶有兴趣地夜游汤王台。

  甲骨文专家、安阳师范学院郭胜强教授激动不已,当夜赋诗一首:“夜雾蒙蒙登汤台,慢步拾阶灯光闪。苍松翠柏掩映里,天乙巍然坐金殿。网开一面仁政施,勤政为民社稷安。商丘帝都名不虚,千里只为朝圣贤。”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萧正洪教授,用“感谢、感恩、感动”三个词高度评价谢信民修建纪念“商汤都亳”的汤王台的壮举。萧正洪会长认为,商汤都南亳有唯一性和准确性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商汤都亳这一史实具有唯一性。商汤都亳、建立商朝是确定和唯一的。二是汤都南亳具有准确性。尽管商初亳都有数种说法,但根据《史记》《括地志》等史籍的记载,商丘的南亳应该是准确的。

  2017年9月23日至24日,为了纪念中美联合考古队和张光直在豫东商丘考古发现宋国故城20周年,来自国际、国内的数十名夏商考古学研究、殷商历史学研究等方面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商丘。一场空前的国际学术盛会“豫东考古与夏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商丘举办。2017年9月24日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延常,中美联合考古队中方队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天麟,中美联合考古队美方队员、波士顿大学教授慕容捷,哈佛大学博士后冷健等学者专家专门考察了汤王台。

  2021年4月24日,商丘宋国故城考古领队唐际根教授到南亳故地考察,参观汤王台。之后,2021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等文物考古专家,考察了汤王台。

  最近几年来,坞墙镇南亳村在市委、市政府和睢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商汤庙进行升级打造,通过移植古树、实施景区围墙工程等进一步丰富了商汤文化内涵,景区内移栽了古柏100余棵、塔松40余棵,还配套建设融入商汤文化符号的景区围墙和景区地面铺装硬化工程。

  现在的商汤庙,正在着力打造一个以商汤文化为支撑,融合商汤时期的人文事迹典故、科学艺术成就以及商丘姓氏文化、圣人文化等内容的大型文化旅游教育基地,丰富“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和商丘“中华圣人文化圈”的人文内涵。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