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梁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的爸爸妈妈

王江滨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爸妈叶落归根,我们兄弟姐妹每年清明节定会回乡上坟祭奠。今年有心赴鲁,无奈疫情形势严峻,无法成行。怀念之余,撰写小文,以表思念。

  爸妈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儿女永记心间,历历往事浮现眼前……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爸爸南征北战,为国尽忠,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妈妈随军后跟着爸爸在外奔波劳碌几十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爸爸转业后来到夏邑。因山东是老区,部队转业干部较多,无法回原籍安置。当时爸爸有两个选择志愿,一是去东北大庆,二是河南。爸爸便在地图上查找,选择了离老家山东潍坊最近的夏邑。

  您二老远离故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仅靠爸爸一人的工资艰难抚育我们兄妹五人长大成人。生活的困苦和对家乡的思念,都没有难倒您二老。在你们严厉的家规、良好的家风和言传身教的熏陶下,我们兄妹五人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个个凭着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施展各自的才华,均有不同程度的建树。待我们都已成家立业,生活逐步好转,还未来得及报答您二老的养育之恩,你们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十几年来,我们兄妹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同心协力,精心照料您二老,但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你们的生命,使我们从此阴阳两隔,每次只能在梦中相见。

  我不禁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或其他原因,我初到夏邑便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为了给我治病,爸妈跑遍大小医院,先后到郑州、开封、徐州等地的医院诊治,把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拖进了深渊。记得那一年,爸妈听说砀山北有家医院有治疗小儿麻痹的有效方法,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往返一百多公里前去诊断。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道路全是土路,虽已近冬天,爸爸脱掉外衣骑车时仍累得满头大汗。坐在自行车座位上的我忽然一不小心把脚伸进了后车圈,看着我痛哭的表情,爸爸是既心痛又生气又埋怨。看到爸爸生气的样子,我把口袋里妈妈给的仅有的几分零花钱掏出来递给爸爸说:“我有钱,给您买碗面条吃吧?”我知道,吃中午饭时爸爸为了省钱,只给我买了一碗饭。爸爸一把把我抱入怀中,顿时泪水涟涟。

  妈妈的一生彰显了一位母亲的伟大。为了使家庭生活能够宽余一点,她养过猪、放过羊,为给猪羊割草,她手上的伤口不断。她在公社面粉厂生产车间上班,负责接面,几十斤重的面粉,一晚上要搬运上百袋,她累得腰疼腿酸。我曾替妈妈上过夜班,深有体会。为了挣那每件几角钱的工费,她给公社招待所翻洗过公用被褥和床单,大冬天两只手裂的道道深沟清晰可见。她过日子精打细算,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她把每月粮店供应的一点细粮都省给我们吃,而自己却只吃粗粮淡饭。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怎能不令我们怀念。

  这只是爸妈生活中的点滴片断,感恩的往事,举一漏万。做儿女的永远也忘不了和爸妈在一起的岁月,日子过得有苦有甜。苦的是爸妈,日夜为儿女的吃穿操劳。忘不了爸爸的节俭,忘不了妈妈的苦干,忘不了爸妈给我们树立的光辉形象,使我们一生都有榜样。忘不了啊!忘不了,那一件件事例,一句句言谈,为我们的成长贡献了全部,为我们的成功而“蜡炬成灰泪始干”。甜的是我们,无忧无虑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忘不了从学习到吃穿,从不落伍,更不寒酸;忘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虽艰苦,猪肠油、豌豆面吃得很香甜;忘不了手工鞋、毛线衫裤穿得身上暖;忘不了爸妈讲故事潜移默化育英贤。忘不了啊!忘不了,我们成长中有多少爸妈的期盼,我们的成功中有爸妈太多的辛酸。

  爸爸妈妈,儿女恳请你们在那边别再那么节俭,逢年过节我们会及时给你们送去纸钱。正是:二老长眠风筝都,如今儿落夏邑县,相距千里遥相望,孩儿无时不泪涟。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