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生机勃发、活力充沛,如朝日初升,如百花萌动,蕴含着创造未来的巨大潜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的瑰宝。新时代新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始终是伴随青春的人生课题。
青春要有高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心理学家史立兹曾说:“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理想信念决定青春高度。谁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这并不代表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青年人只有志存高远,用青春高度引领人生高度,方可奔赴山海。志在山顶,不会贪恋山腰的风景。“最牛外交官”王毅,一个改变中国外交形象的真男人,17岁到东北建设兵团戍边8年,在兵团他白天训练、收发文件,晚上借着油灯阅读世界名著和文献。日复一日,无一懈怠。有人疑惑,他学这么多有什么用?王毅从未将这些声音放在心上,他清楚自己正在为人生搭建一条更高的轨道。1977年恢复高考,25岁的王毅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9岁大学毕业后,王毅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科员。45岁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48岁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他的外交生涯所经历的每个职位几乎都创下了“外交部该职位最年轻的纪录”。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高远的理想,才能带来澎湃的动力。得益于此,我们的“外交天团”才有了这位霸气担当的外交部长。
青春要有厚度。“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当你矮小时,没人看得见你,只有默默长成参天大树时,人们才会注意到。青春的意义就在于积蓄,我们的人生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当下你所有的付出,生活都会以某一种方式馈赠于你。你积累了多少能量,日后才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被《人民日报》评价为技压群芳、凌空绽放的谷爱凌,在别人3岁还只会哭闹时,她已经在小坡上练习滑雪;8岁正式加入美国的南北联盟滑雪队,9岁开始参加美国青少年锦标赛,14岁已经囊括9个全美冠军在内的50枚金牌;18岁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自由式滑雪金牌得主之一、中国女子雪上项目第一个冬奥会冠军,梦圆北京冬奥会,闪耀首钢滑雪大跳台。
青春要有韧度。“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活不只是有阳光,还有更多的风雨黑夜。只有主动自我磨砺,勇于挑战困难,在揉碎与修复的过程中不断蜕变,才可跨越岁月中的无数泥泞。正如歌德所说:“我有勇气到世界上去闯荡,把人间的苦乐一概承当,不怕和风暴搏斗,便是破釜沉舟也不慌张。”无奋斗,不青春。拼搏是青年最鲜明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俯下身子,扎根基层,在陕北梁家河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凡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这段艰苦磨砺的生活经历,让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百姓生活的艰苦,在后来的改革中才有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政策,为贫苦大众带来了希望和幸福。
青春要有深度。“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湖水有了深度才有了美丽的湖面。人生也一样,有了深度才能彰显出生命的毅力和韧性。人生最好的成就莫过于找到心之所向,为之执着深耕,直至硕果留存。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是现代油画大师,青年时期去法国学习油画,留学10年间取得卓越成就,作品屡获大奖,被法国博物馆收藏。因无意中看到一本《敦煌石窟图录》,图片中破落残败的敦煌壁画让他既好奇又惋惜,时年32岁的他决定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回国守护敦煌。敦煌莫高窟条件恶劣,沙尘蔽日,风餐露宿。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常书鸿经历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不幸和打击,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义无反顾,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精心绘制了摹本800多幅,壁画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作出了卓越贡献。常书鸿先生心无旁骛,忘我奋斗,在他热爱的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达到卓越,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向我们诠释了有深度的人生才能彰显出生命的毅力与韧性。
青春要有温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里有温度的人,也会被别人温柔以待。心存善意,途中便有天使,行走在青春的路上需要温度,用微笑的姿态去迎接生命逆流的灌溉,才能在寂静中悠然绽放。张玉滚,一位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用青春之火,温暖大山里的孩子,照亮山村教育的未来。他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补助的民办教师干起。学校地处偏僻,他靠一根扁担,挑起了山村的未来,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的青春因充满温度而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深刻地践行了“国之大者”,用自己的豁达与乐观,为自己的人生升温,为别人的前行点灯。
青春要有气度。“心若大海容风雨,志如高山纳海苔。”气度是海纳百川的雅量和胸怀,是能考虑到大众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高度的智慧和高度的自我克制,是经风历雨、跨越坎坷,形成积极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勇于斗争的正气。“人民楷模”朱彦夫是长津湖主人公“伍万里”的原型,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命运将他推入深渊,但并没有摧毁一个战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朱彦夫从少年时期就一直把人民装在心中,始终把追求大我、追求家国情怀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遵循,彰显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度。
青春要有风度。风度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洒脱,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淡泊。木心先生说:“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世事皆可原谅的心态体现了一个人的风度,这是一种对品格的坚守、是深入骨子里的教养、是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青年人要学会做事有风度,笃定洒脱,彰显出生命的优雅姿态,让青春充满韧性和魅力。风度既蕴含有一份温柔动人的单纯与慈悲,又能释放出一种震慑人心的痛快与力量,是道德广博深厚的大爱。“拿不起手术刀,换一种方式救人”的眼科医生陶勇,是拒绝德国诊所高薪聘请却坚持回国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做手术的仁医。因被歹徒追砍,他的左手手掌全断,一同断掉的,还有陶勇再上手术台的可能。然而生活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伤愈出院后,面对无法上手术台的情况,他选择换一种方式救人,关注科研,推广技术经验,培养眼科医疗人才,帮助更多的病患。陶勇的事迹让我们懂得真正的风度是对痛苦的承担与宽恕,痛过之后还是善,苦过之后还是热爱生活。
青春要有广度。“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青年人看问题,处理事情,立足点要高,视野要阔。不给青春设限,方能找出人生最优选项。“井底之蛙永远不会知道大雁的自由,夏夜之虫一生无法理解寒冰的刺骨。”青年人要培养广度优先的思维,要意识到路的旁边还有路。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国藩,花了9年时间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当官后,他不安于现状,直至当上了一品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都督,但他继续拓展人生道路,赤手空拳地操练军队,一万人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文成武就后,他坚持写几十年的日记,不断反省自己,《曾国藩家书》成了最经典的传统文化读物。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他从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用“折腾”给人生增加了广度,延展了边界,进而活成了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历史都很有用的人。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冰心先生说:“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时代使命舍我其谁。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让我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中,以青春“八度”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诗行,打着阳光的节拍,穿上飞扬的白衬衫,继续光芒万丈,长空翱翔,莫辜负,不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