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梁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故道春

王站立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黄河故道,古黄河异向变流后泽在豫东平原上的遗川,宛若一条蜿蜒的青葱柔慧水木林带,铺展着苍郁翠色,舒卷着盎然绿意,吐纳着新陈更替。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三春时节的故道,百虫出穴,草木萌动,一马平川原野上的麦田浮荡着万顷碧波,高天丽日下成方连片的油菜花幽香漫溢,田间耕播农人与势俯仰,湛蓝晴空里衔泥春燕凌空飞渡,疏村远树枝梢荡层黛墨烟岚,造化用春风作笔、春雨作墨、春光调彩,大地为案,寥寥数笔就在高天厚土里钩沉皴染出斑斓春彩,天地间一派生机。

  惊蛰过后,春雷惊空,阳暖大地,雨润草生,青草不负春风春雨的垂爱,探出了尖尖嫩芽、生出了点点新绿、摇曳出星碎小花,在广袤天地里怒放出生命真色。纤纤细茎报告着春天消息,娇柔嫩叶蕴藏着新春闹意,鹅黄浅绿滋润着红尘道途中那些疲惫无奈人的心田。

  春草无人种,随意发芳丛。丛草遇春成景,着风生色,在万古大地上谱写出绿茵诗意。可是,无垠时空中,渺小、脆弱、短暂的生命又如过眼坠星,辉光一现,就定格在秋冬季节。留住韶光,留住春草青姿素颜,缠绵于婉约文人的心扉,融汇入历代文苑思客的诗词赋章。站在春天的尽头,惆怅的词帝仰空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奈的稼轩居士向天发出“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感喟。我眼中,却是祥和盛世春常在,锦绣河山四季绿。

  春满天地绿满林。季春时节,风吹平野,陌上树荫。放眼平畴春野,天地间茫茫新绿,那碧绿海桐、翠微冬青、金叶女贞,油亮的新枝嫩叶令人目眩,撩荡心魂。青郁垂柳、生荚春榆、含蕊紫槐、飘香苦楝,还有些叫不出名的秀木嘉禾连理枝杈自由兴作,在化育天地的阳春里任性伸张,洞破天空坦陈着蓬勃生命。

  春深时节的故道,最让人眷恋牵念的要数申甘林带了,莽莽苍苍的林峦秀媚流芳,新绿叠翠、碧波接天,佳木繁荫、野芳幽香,空气甜润、清新怡人。行走其间,心透气爽,恍兮惚兮清静化境,顿生远意。就是这个素有“河南塞罕坝”之称的绿色林海,曾经是寸草不生的盐碱沙地,70多年来,三代林业人一棵树一丛草地育苗、栽种、浇灌、培护,矢志接力改写着自然史,造出了逶迤绵延的林带,筑起一道绿色长城、硕大无朋的绿色氧库。

  时光记录历史,绿色告慰英灵。林海深处那一座没有标识的土坟里静静躺着一位老人,一抷黄土诠释着“死了也要守望林区”的坚贞誓言,小小坟冢凝缩着林业人的勇毅精魂。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靠着勤劳的双手涂绿了故道、染绿了山河、降伏了肆虐的风沙。伫立坟茔前,思绪茫然,千古贤愚,是谁翠染着大地、改造着山河、创造着历史?我叩问苍天。

  一位老中医说过,“江海疗心病,青山健胃脾,绿林化淤气”。空林素境清氛里,轻风穿林打叶,参天高树栖鸟,空气甜润舒爽,草木摇曳生情。置身其境,“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不觉中融入了近草、远树、春风里,心物婚媾、物我一体,与草木偎依相恋、与庄周漫步酣游,饱享着天地间的大情美意。

  水润灵秀,林荫生色。故道春水泛着粼粼清波,似一条玉带飘逸东去。串联起的秋水湖、龙泽湖两个姊妹湖,像思子盼夫的织女仙子坠下的汪汪情泪,又像若隐若现让人企慕神往的伊人的清澈秋波,深情地仰望着浩渺苍穹,倾情诉语。

  故道的水,质润柔滑,像浮荡在夹岸中的一川玉液潺潺流缓;她澄澈清透,倒映出云光树影;她利泽万物,滋养着百城千村,滋补着五谷茁壮成长;她昼夜不舍,奔淌着儒血道液,滋育着炎黄文化源远流长;她钟灵毓秀,流传着嫦娥用她净身后羽化登仙,杨太真沐浴后承蒙玄宗恩宠临幸的佳话。

  月出东岭,素光如练,河映月影,月满故道,一河银片碎光,和着此起彼伏的河蛙鸣春夜唱,她像温香熟睡的少女,甜甜地享用着夜静天籁,吸吮着花草甜香,梦寐着归源江海。深静的大地上隐隐约约蜿蜒着故道修长的柔影倩姿,仿佛萦绕着淡淡的幽梦,天际间波平如镜月如水。

  璀璨生辉的文化艺术长河里,水赋予了艺术灵性与相色,飘缈着诗画琴曲的灵魂,孔夫子望水兴叹逝者如斯夫,伯牙凝神飞瀑叠泉妙悟琴道,丹青妙解苍茫云水绘出旷世水墨,僧佛坐望山涧清溪顿悟空灵禅意,文人墨客彻悟烟雨妙意写出隽永诗章。

  古黄河的水经山历海,哺育了万千生灵,也哺育恢宏恣肆的文化艺术和形而上的哲意,滋养了曾经生活在民权大地上的庄周梦境化蝶、江淹笔书绝赋、宋祁口吐春闹。这些文宗哲师化情为文成卷,点缀着文畋艺苑。倒让我想起了禅宗“山水三重境界”之说,故道一川清流是水吗?儒家颔首点头,道家挥手示云,佛家拈花一笑。

  故道的深春,天地间盈满春意,处处高情远意,她以母性的繁育功能化生着草木虫鱼,化育着风物人情,以恢宏巨笔在故道寄兴纵横绘意、钟情泼墨写真,渲染着烟雨黛绿、苍茫翠意。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