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入园时就开始的,它贯穿在整个幼儿园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幼小衔接也是幼儿园三年全面发展教育的结果。大班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作为大班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浅谈一些具体做法。
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活动室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虽然宽敞明亮,但只有黑板、桌椅和固定的座位,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享用,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生活内容不同。小学是义务教育,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幼儿园是保教结合,更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兴趣习惯的培养。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妈妈一样关爱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幼和谐亲密,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心理上会感到失落和压抑。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以游戏化活动为主,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知识;而小学的教育方式是以正规的课业和静态知识传授为主。
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规则、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二是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任务意识。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有目的地锻炼孩子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三是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请家长配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四是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五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六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班孩子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注意自身安全;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教师应重视孩子能力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教孩子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只有家长、幼儿园和小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做到和谐发展、科学衔接,使孩子顺利进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