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种粮大户路景信

付出劳动 收获喜悦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李 媛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6月7日,虞城县界沟镇王桥村种粮大户路景信喜获丰收。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摄

  六月的豫东平原,微风吹来,田野里掀起金黄色的麦浪。眼望着随风飘荡的麦浪,虞城县界沟镇王桥村种粮大户路景信的心也随着麦浪舒展荡漾。

  “种田种到今天,现在是最好的时光。”6月7日,路景信看着麦田高兴地说。土地流转使得原本只种着几亩地的路景信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种植,他承包了村里的400多亩地种粮食,如今成了种粮大户。

  前些年,路景信种着五六亩地,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靠着积攒下的钱,他先后投资近15万元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化耕作机械,又依靠国家农机补贴优惠政策购进了免耕播种机。农忙时节,除了忙活自家地里的活,路景信还通过给别人家帮忙挣点机械费。时间久了,他就寻思着如何才能靠勤劳走上富裕的道路。看到村里的一些农户家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挣钱,只剩下妇女干活,使得土地达不到应有的产出效益,他想到如果将这一部分土地承包下来,发展规模化种植,不仅自己能够多挣点钱,而且还能解决这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于是他就与全家人商量承包村里的400多亩土地,进行粮食规模化种植。

  现在,路景信成了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统一采购良种和无公害农药,实行大规模、集约化管理,成本每亩地可节约100元。路景信说:“这400亩土地的播种作业,原先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现在三四天就能完成,节水、节肥、省工、省力,再算上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400亩地最少可节约两三万元。”一年下来,路景信的400多亩土地年收益有30万元。

  “粮食种多少都会有人收,根本不愁卖。”路景信一直坚持种小麦,因为在他看来,种小麦是“稳赚”的生意。即使像去年受灾的年景,靠着政府补贴,农民依然没有亏本。

  “目前来看,肯定有钱赚。”路景信高兴地算了一笔账:去年河南省小麦最低粮食收购保护价为每斤1.13元,并享受政府补贴,按平均亩产500公斤、每亩成本800元钱计算,他种一亩地至少能赚350多元。

  “中央非常重视粮食生产,这些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种粮食给补贴,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路景信高兴地说,他在400亩土地里收获了喜悦。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