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一位有将近26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星星纪录着她骑着一辆破旧电动车从家出发的时间,月亮陪伴着她回到家。她无怨无悔、始终如一、不求索取。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她是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16、17、18班物理老师兼16班班主任徐爱云。
26年的教学生涯中,她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不歧视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在她班级的学生始终有一种荣耀感,正如学生所说:“今天我以老师为荣,明天老师为我而自豪。”
“非常感谢徐老师,要不是遇到她,我高中也考不上,是她改变了我的一生,我更愿意叫她一声徐妈妈。”面对记者,李凯激动地说。原来李凯刚入八年级时坏习惯很多,作业完不成,上课不但自己不听,还打扰同桌,但总体素质还可以。徐老师了解情况后,多次给他做心理沟通,星期天徐老师经常把他带到自己家辅导作业,用各种方式影响他,督促他学习,不知不觉间,孩子发生了很大改变。2018年中考,李凯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虞城高中,更让徐老师欣慰的是,他一直在进步,现在已经上大学了。现在李凯的妈妈经常给徐老师来电话,为孩子高兴的同时也对徐老师感激不尽,说是徐老师改变他儿子的一生,他们全家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只有你用心去抓、去管、去疼、去爱,学生的心弦才会与老师的心灵发生共振,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徐爱云说。
“2020年8月,徐爱云的父亲检查出癌症,住院期间都是她兄妹几个在医院照顾,徐爱云只能下课后去医院看望,有时几天见不了她一面。住她父亲隔壁床的病友说,你这个闺女在哪里当大官,这么忙。他父亲自豪地说,不当大官,只是一个中学的老师。”采访中,徐爱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对记者说,在他父亲住院的几个月里,她没请过一次假,没耽误孩子一节课。2021年8月13日,上完夜自习,刚走出班级门,徐爱云的丈夫慌慌张张跑来找她,说父亲已经不行了,打她手机,也不接。这时徐爱云一看手机,上面有十几个未接电话,都是丈夫和家里人打来的。这时徐爱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
“我时刻牢记一位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我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误了我的学生。”徐爱云说。作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文明教师、市师德先进个人,徐爱云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三尺讲台,平凡的工作岗位,徐爱云用一片赤诚之心,写就别样的感动。一路走来,她不忘初心,享受着一路风景,收获着一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