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商丘高质量发展

刘涛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兑现“双碳”承诺、实现商丘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一是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针对煤炭、化工、火电、建筑、交通等行业的金融产品,按客户需求和行业特点推出绿色基金、绿色PPP等产品,提高企业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再生产链条的绿色化程度;针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人,设计出针对性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票据、绿色信用卡和借记卡、绿色购车贷款、绿色信托等。二是完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明确绿色信息披露标准,建立非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绿色金融学习培训力度,让金融工作者尽快掌握低碳政策形势、绿色金融相关概念知识、绿色产业分类标准、标识流程、风险评估、客户分类管理和相关法律专业知识。

  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一是优化能源结构。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适度开发利用地热能,重视氢能研发利用,充分利用黄河故道发展新能源,加强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引电入商”工程。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提升电力装机容量,逐步把风、光资源转变为主力发电和供能资源;深入研究能量的存储、转化和调节技术,解决好风、光资源波动性的问题;“稳定电源”方面要变火电为主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火电仅起到应急和部分调节作用;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分布式资源的吸纳能力。三是在“能源消费端”做好电力替代、氢能替代。用低碳、零碳能源发电、制氢,再用电和氢替代高碳能源,从而在消费端减少碳排放。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工业绿色升级。以钢铁、煤化工、水泥、铝加工、玻璃、煤电、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电镀、制革、造纸、纺织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用能结构,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推进传统工业低碳转型;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两高”项目。二是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广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把测土配方施肥落到实处,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筑牢农业绿色发展的根基;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减少秸秆外运,保证秸秆还田,不断提高土壤碳含量;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提高林地碳汇;建设“三品一标”标准化基地,适度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三是发展壮大新兴绿色产业。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快速成长;充分利用产业、交通优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一批共享经济龙头企业;结合地方特色,推动特色产业(如民权画虎)与直播产业相互促进,实现多方共赢;通过精简包装、推广可降解材料、外包装回收等途径,推动快递、外卖、社区团购等行业绿色发展。

  构建市场导向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明确低碳技术发展方向。能源方面,重点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先进核能、低碳氢能、储能技术研发;工业方面,主攻低碳、负碳工艺;交通运输方面,主攻客运电气化技术;建筑方面,重点做好电气化和节能改造。二是夯实低碳技术研发的基础。发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主体功能,支持企业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低碳技术协同创新;鼓励、支持企业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财政支持的绿色低碳技术项目;建立一批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尝试建立大型、稀少仪器共享平台。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推荐国家重大环保装备技术名录和环保装备技术规范管理企业,优先将先进绿色环保产品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支持范围;发挥各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各级绿色发展基金的撬动、引领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参照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引进绿色低碳技术并建设一批低碳技术示范基地。

  扩大生态系统碳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气态二氧化碳,制造出非气态的有机物,所以植被层本身就是一个碳库。植物凋落物、死亡的根系、根系分泌物会往土壤层输入有机碳,所以土壤层也具有碳汇功能。当前,我市要加快“森林商丘”建设步伐,贯彻落实《森林商丘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逐步提高林地碳汇;保证秸秆还田,逐步增加农田土壤碳汇;加快河流、湿地、城市生态系统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尽早启动“商丘植物园”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储量。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简称“碳专项”),对全国主要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潜力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商丘市应该启动市级层面简化版的“碳专项”,摸清五大主要生态系统(农田、森林、河流、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值,设立复查样地进行跟踪监测,算清一定时间段生态系统的固碳量。

  (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