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二〇二二年我市食用菌产量突破二十三万吨,产值近二十亿元

小蘑菇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张凌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月26日,民权县绿洲办事处史村铺村村民正在采摘平菇。 本报融媒体记者 邢 栋 摄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全市食用菌产量突破23万吨,产值近20亿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市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前提下,重点抓好食用菌等八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多举措推动食用菌走上了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品牌化提升、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子,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

  “我市建立了夏邑县、虞城县和民权县等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食用菌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该局分管负责人说,夏邑县为河南省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和豫东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民权县初步形成商丘最大的赤松茸、羊肚菌林下种植基地,虞城县探索创立了“菇粮间作四种四收”示范基地;建立了专业化的食用菌交易市场,完善了食用菌流通环节,促进了国内乃至国际贸易量的提升,推动了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我市生产的双孢菇、草菇、赤松茸、羊肚菌、香菇、鸡腿菇、杏鲍菇、平菇等食用菌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太原等国内大中城市;经过深加工的商丘食用菌罐头变身“土特产”,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1.2万吨,创汇1.6亿美元。

  “今年是河南省第一次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年、收官年。”该局负责人表示,2月23日,河南省第一次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培训班在我市举办,对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市今年的重点工作将从系统调查转向全面系统总结,摸清商丘食用菌种质资源家底,形成翔实调查报告,进一步推动商丘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