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 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研学热”需要行业标准“祛虚火”

□张西流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每逢暑期,研学游和营地教育都非常火爆。不可否认,开展研学游、推进营地教育、鼓励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和社会,不但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团队意识,对于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等都很有帮助。特别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全面“双减”政策的实施,更大地释放了市场需求,使研学游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成为文旅消费重要的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研学游市场存在大量粗放型、体验差的产品。目前,研学游存在门槛较低、市场良莠不齐、缺少规范,研学产品缺乏专业性、流于形式,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等问题,没有真正做到学游并重。调查显示,研学游看似热闹非凡,但大多是盲目跟风的“烧钱”游戏,不仅背离了研学初衷,而且隐藏各类风险。

  与文旅部门积极倡导研学游相比,教育部门和学校对研学游的态度则是“冷热不均”,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和明确的管理办法。再者,对于研学游,目前国家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行业标准和制度,导致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目前,我国市场上研学游的活动种类繁多,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机构打着“教育”的幌子,将学生们带到旅游景点,实质却仅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教育内涵和价值大大缺失。更有甚者,为了牟取眼前利益,不惜雇用“黑车”、降低餐饮质量、聘用无证“黑导”,连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这给研学活动带来了巨大隐患。

  基于此,一些地方开始对研学游进行制度规范。比如,“跟着课本游中国”武汉市中小学生夏令营开展18年来,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开创了夏令营的“武汉模式”。而“武汉模式”的形成,得益于武汉大学旅行社自创了一套夏令营的科学管理和安全防控办法。特别是2013年底,武汉大学旅行社与中南财大标准化专家共同着手制定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这项规范规定了研学旅行服务的一系列要求,包括研学旅行的服务项目、服务提供方、服务岗位、服务人员、营地管理与营地设施、资源配置、应急与环保和安全规范等。

  可见,面对“研学热”,需要行业标准“祛虚火”。换言之,应制定全国统一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产品开发、操作规范、市场规则、资格准入管理等,进行政策支撑和指导。同时,应创新教育发展模式,将研学游作为社会实践学习内容,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再者,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可建立若干个国际、国内营地教育接待示范基地,规范接待标准,引导研学游向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家层面应出台有关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研学游的合法权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