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 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乱象亟待根治

□杨玉龙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临近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为热门生意,从数百元的智能填报,到上万元的一对一指导都有。媒体调查发现,志愿填报也不再只是瞄准高三学生,一些机构还推出面向高一学生的“生涯规划”。然而,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或生涯规划师,却是花钱买来的。

  声称依托独家算法及大数据的智能填报平台,靠谱吗?借助媒体调查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以估分620分为例,在有的平台尝试进行智能填报,结果显示录取率较高,而在有的平台显示录取率十分低。还有一些尽管宣称智能填报,但只是列了一大堆干巴巴的信息,具体这些大学和专业有什么特点,孩子适合报哪个,还是要自己到处去打听。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网上,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的高考志愿规划师比比皆是,但其资质却令人质疑。有的填报专家两天拿证,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亟待治理。去年,教育部就曾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专项治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教育咨询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经营不合规、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高考临近,期待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治理。

  家长与考生务必增强防范意识。据了解,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家长对此信奉不疑,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况且,教育部此前曾在官网发布预警,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

  此外,如何让自己的分数匹配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生及家长愿意为高考志愿填报辅导付费的主要原因,对此,也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既需要管一管,促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更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消费案件的警示,同时,也需要官方多召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会,为考生和家长指点迷津。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乱象不容小觑,亟待依法治理。此前就有媒体报道,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成为不少商家眼中的“蛋糕”,除传统教育辅导行业的线下机构外,连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赛道。但是,对于经营者而言,应该依法诚信行事,不能忽悠蒙蔽考生和家长,毕竟,这事关着考生一生的大事。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