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因含氧丰富而呈现鲜红色,静脉血因含氧量少而呈暗红色。我们日常献血所采集的血液均为静脉血,所以并不是鲜红色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血液颜色深,有的则要浅一些呢?血液的颜色受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血的颜色越深。也就是说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因性别和年龄略有差异,新生儿血红蛋白最高,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5g/L,女性是110—150g/L。所以说,血液颜色主要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有关,携氧能力越强,血液颜色越明亮。若携氧能力较差,那么运输给机体组织器官的养料、养分就会减少,则血液颜色较暗。一般来说,排除一些特殊因素,鲜红的血液更为健康。 (商丘市中心血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