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胡明的剪纸绝技“一剪成”

本报融媒体记者 司鹤欣 实习生 徐梦楠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胡明在展示其剪纸绝技。本报融媒体记者 司鹤欣 摄

  扫码看视频

  一把剪刀在红纸上游走,二三十秒的工夫,随着纸面展开,一阴一阳两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跃然纸上,引得周围学生一阵惊呼……近日,在一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记者见到了来自夏邑县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号称“一剪成”的胡明。

  所谓“一剪成”,顾名思义就是一剪子下去不停不顿,剪纸花样一气呵成。剪纸看上去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但手艺人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练习,才能掌握如此娴熟的技艺,剪裁出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胡明自小就受到母亲和家族的艺术熏陶酷爱剪纸,经常沉浸其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巧妙构思,抽象、拟人、夸张地将万物的千姿百态、神韵气魄,以及大自然的美,融入到人的情感之中,再用童话般的图案展现出来。

  “每幅作品我都不用笔画起稿,都是我用心构思后,看好布局,一次成型剪出来的,一剪剪出阴花阳花,寓意阴阳调和,和谐美满。”胡明说。“阴阳花”,就是当剪纸完成后,把纸面打开,剪刀在纸面上“抠”出来的花样和它留下的空白,形成阴阳相照、一模一样的图案,同样具有观赏和装饰价值。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剪刀在彩纸上运行的时候不能有任何偏差,纸面不能破、不能断。这不仅需要娴熟的剪纸技术,更是考验手艺人的巧思、布局。

  花鸟鱼虫和龙凤等吉祥纹样是胡明剪纸作品常见的题材。她剪出的花样既巧夺天工又充满着自然淳朴的灵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美好,体会到剪纸这种艺术独特的线条、造型之美。每次和其他非遗项目组团参展,胡明的剪纸摊子总是最吸引人的项目之一,看剪纸、求作品的群众围了一层又一层。

  胡明的作品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和鲜明的个人特色,既传播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她在题材上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精心创作了《八荣八耻》《十二生肖和谐大家庭》《吉祥如意》《富贵兴盛》等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大赛上获奖。她的作品还走出国门多次到外国参展,被国内外名家收藏,让更多的人加深对中国民间艺术和中国文化的美好印象。

  剪纸技艺是一项费眼、费神的手艺。这些年,胡明利用一切公益性展演的机会推广她的剪纸技艺。“在剪纸的时候,面对热情的群众,特别是学生,我其实很想跟他们交流一下,但是实在得专注手上功夫,一点不能分心。下一步,我想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传播这项技艺,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传承它。”如今,胡明已经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2021年,位于夏邑县的“‘一剪成’胡明剪纸文化传习所”还获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学习。胡明的孙女也成为新一代传承人,这项老手艺正在发扬光大。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