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网事·热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保护要跟上孩子“触网”速度

戴先任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怎么能让家长知道孩子都在网上干了什么?”“孩子玩游戏充了好多钱,怎么退款?”类似的问题成为家长实实在在的“焦虑”。11月17日,《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移动智能终端指南》团体标准研讨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针对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与相关行业内各大厂商进行研讨,力图探索如何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为了玩游戏动辄充值巨款,浪费父母的血汗钱,这样的现象较普遍,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成了亟待引起重视并解决的未成年人“痛点”问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逐年递增,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在逐年提高,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也在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94.9%)提升1.9个百分点。而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他们缺乏自控能力,玩网络游戏、刷短视频等容易成瘾,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及身体健康,还可能让他们掉进无良平台、主播设下的“氪金”陷阱,如“打赏”、为玩游戏充值巨款等未成年人网上高额消费现象就屡禁不止。

  网络保护要跟上未成年人“触网”速度。要防范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产生“双刃剑效应”,对未成年人用网进行有效管理,让互联网对未成年人产生正向作用,就要防范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要加强对不法App、不法分子的查处与惩治力度,为未成年人筑牢“网络防火墙”。

  比如要让防网络沉迷的“青少年模式”真正发挥作用,不能成了摆设。还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补上制度漏洞,拧紧责任链条,加强对未成年人用网的法律保护。家长、学校也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履行好教育责任、监护责任等,如学校要加强相关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让未成年人能够合理使用网络,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成长,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对于网络、短视频、网络游戏等,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要严控未成年人上网时长,织密织牢网络防沉迷的“防线”。家长、学校、网络平台、监管部门等都要尽到责任,通过疏堵结合,形成各方合力,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