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不规则形状的石头被立在317国道边,石头的顶端是一条用北斗星状的红线串联起来的七个地名、山名:康定—折多山—道孚—炉霍—甘孜—雀儿山—德格,下面竖排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字体较小,难以辨认。我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并摘录如下: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始于甘孜州康定市,途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平均海拔3500米,翻越“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全程往返1208公里。30年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公司其美多吉同志驾驶邮车往返甘孜县至德格县6000多次,行程140多万公里,可绕地球35圈,将党中央的关怀播撒到雪域高原每一寸土地。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他被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通车。2018年3月,该邮路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公司
甘孜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2020年10月
这就是多次被媒体报道的“其美多吉雪线邮路”的情况简介。
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组组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他33载坚守高原天堑,被誉为雪域高原上孤独前行的“美丽信使”;他驾驶邮车穿越人生风雪路,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累计行驶里程140多万公里。他说,邮路是寂寞和艰辛的,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雪线邮路就是他一生的路。
1954年,川藏公路开通,揭开了川藏干线汽车邮路的历史。从小就追着邮车跑的其美多吉在他26岁那一年,如愿成为一名邮车司机。他每天驾驶着邮车,往返于甘孜县与德格县之间,从此开启了全程往返1200多公里、沿途翻越14座海拔4500米以上大山的“雪线邮路”。33年间,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历经坎坷——被困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寒大山;救助途中车祸遇险的群众;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身中17刀依然拼死保护邮车……只为将一封封邮件、一个个包裹送到群众手中。
这条邮路是各种邮件进入西藏前、在四川境内的最后一段邮路,也是最难最险的一段邮路。邮车行驶的路面随着海拔攀升不断收窄,到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时,山上路面最窄处不足4米。一边是碎石悬挂,一边是万丈深渊,每一次加速、转向、换挡,都极其惊险。艰险的不只是路况,还有意外。2012年9月,其美多吉在开着邮车返回甘孜的路上遇到了一伙歹徒,其美多吉说:“这里面都是信件,不值钱。”可歹徒执意要劫走,为了保护邮件,其美多吉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部也受了重伤。最终,在经历了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后,才捡回他一条命。到现在,他的右脸上还留着一道明显的刀疤。即便如此,在经过一年的治疗与康复后,其美多吉再次开上心爱的邮车,重返雪线邮路。
在那个通信业不发达的年代,对外沟通的方式主要是写信,而运送信件则主要靠邮政。在乡亲们的眼里,其美多吉的每一次到来,就是他们的期盼和希望。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邮件主要是一些党报党刊。每次邮车的到来都会带来老百姓的期待,因此,其美多吉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让其美多吉难以忘记的是学生参加完高考等通知书时对邮车的期盼。有的时候邮车还没到,家长和孩子们就早早在村口等着他。当他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其美多吉像考生一样感到幸福。其美多吉1963年出生,20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驾押组组长。
其美多吉跑过的每一条路、路过的每一个村寨、到过的每一户人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是土路,现在大山隧道打通了,高速公路建起来了,机场也通航了,甘孜州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如今,其美多吉和他的同事在运来邮件的同时,还把装满当地特产的包裹带出去,成为藏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桥梁和纽带。
令人欣慰的是以其美多吉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的大型话剧《其美多吉》,先后在北京、四川等地成功上演,为我们呈现了一段邮政英雄的故事、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一幅时代进步的画卷。该话剧以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为中心、以邮件运输为主线、以乡土情感为纽带,艺术展现了其美多吉30多年如一日、在川藏雪线邮路上的平凡坚守和敬业担当,彰显了其美多吉及其团队“不畏艰险、为民奉献、忠诚担当、团结友善”的精神特质和高尚情操。据了解,该话剧是在国家邮政局精神文明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总工会指导下创作的文艺精品项目。话剧创作从2020年8月正式启动,剧组主创人员多次赶赴甘孜、德格等地进行采风,同时与其美多吉本人进行深切交流,经过7个月的艰苦排练,由50余名演员参演,最终于2021年创作完成。
我们驾车路过这里,深深地被其美多吉的精神所感动,对着纪念碑深情地行下注目礼。
(下期请看《不得不说的七十二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