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春潮奔涌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80后工厂老板蒋芳义 昔日打工仔变身工厂老板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戚丹青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蒋芳义在工厂忙碌着。本报融媒体记者 戚丹青 摄

  “以前我是一个工地工人,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工厂,产品远销十余个国家,这都要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要不然,我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怎能有机会取得这样的成绩。”12月20日,记者联系上虞城县稍岗镇包庄村村民、虞城县恒扬工量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蒋芳义时,刚刚结束了忙碌工作的他,正准备和妻子冯红梅一起吃饭,谈及这些年的发展,他感慨不已。

  蒋芳义出生于1987年。16岁时,他初中毕业,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便选择了到工地打工。说起那时候的日子,蒋芳义感叹:“夏天一身汗,冬天冻得打哆嗦,真是太苦了。”他意识到,要想有更好的生活,必须学一门技术。在外漂泊了一年多之后,听闻老家的一家钢卷尺厂正在招工,他便回到了稍岗镇,学习组装钢卷尺。由于勤奋好学、认真努力,他很快便掌握了这门技术,成为技术全面的工人。

  2007年,他和邻村姑娘冯红梅经人介绍认识,很快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相继生下了女儿、儿子。“我岳父家是开钢卷尺厂的,看着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周围的钢卷尺厂也越来越多,我也有了独自开厂的想法。尤其是孩子出生后,我肩上的担子更重,想要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蒋芳义告诉记者,2010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恒扬工量具有限公司开业了。

  刚开始,夫妻俩资金有限,只利用家里的院子搭了一个简易房,购买了一台注塑机,专门生产钢卷尺外壳。夫妻俩没日没夜埋头苦干,再加上为人诚实,订单慢慢增多,二人便聘用了两名工人,生意渐渐有了起色。然而,创业并非易事,蒋芳义和妻子经历了种种困难,包括资金紧张、技术瓶颈、市场竞争等。但是,他从未放弃过,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经过几年的努力,蒋芳义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目前面积已经增加到七八百平方米,工人也增加到20多个。他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欢迎,还出口到中东、非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0月份,他去了卢旺达考察市场,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已经可以和外商用英语简单交流,并发展了一批目标客户。

  蒋芳义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夫妻俩的努力,还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他说,虞城县是我国卷尺产业的发源地,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在稍岗镇,更是形成了钢卷尺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完善的产业链。“一把钢卷尺需要用到外壳、尺条、尺簧、钉勾、挂绳等十来个部件,我们在镇上就可以全部买到,而且附近的村民都有技术,招工很容易。”蒋芳义说。

  同时,他也感谢国家的政策为他提供了机会。他说:“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可能还是普通的流水线上的工人。现在,我不仅有了自己的工厂,还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