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春潮奔涌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90后服装店老板宋伟雨 衣着从“穿得暖”到“要时尚”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宋伟雨在店内整理衣架。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摄

  今年31岁的宋伟雨是个90后姑娘,从小生活在睢阳区农村的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年,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去年,她决定回到家乡商丘自己创业,经营一家服装店。

  “小时候,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记忆中,小时候家人很少给我买新衣服。”宋伟雨说,好在妈妈手巧,家里有台缝纫机,很多衣服都是妈妈手工做的,一件衣服都是她穿过给妹妹穿,妹妹穿过以后还舍不得扔,再送给亲戚、邻居家的小孩穿,一件衣服能穿大几个孩子。

  在宋伟雨的记忆中,长辈的衣服大多没什么款式,颜色几乎都是黑白灰。上世纪90年代末,服装店多了起来,各种新潮服装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在西装与休闲衫唱主流的同时,文化衫、T恤衫、蝙蝠衫、踩蹬裤、直筒裤、牛筋裤、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超短裙、迷你裙……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服装纷至沓来。

  宋伟雨告诉记者,每次打开衣柜,她的妈妈总忍不住唠叨:“衣服真多,家里的衣柜都放不下了,你这些衣服,买回来都没穿过。”的确,在她的衣柜里,挂满了T恤、衬衫、夹克衫、九分裤、羽绒服、运动服等各类服装,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颜色从深到浅,长度从短到长,应有尽有,再加上鞋子、帽子、丝巾等,衣柜里都放不下。

  “现在穿衣服,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品质。30年前,走在大街上大家都穿得一样也无所谓,可是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最尴尬的事恐怕就是‘撞衫’了。所以我现在进货,不仅要把好质量关,还要看版型设计,有品质、有品位的衣服更受爱美女性的欢迎。”宋伟雨笑着说。

  宋伟雨坦言,如今各个品牌专卖店、加盟店、服装专营店都进驻商场,服装材质、款式、风格种类不断被细化,出现了正装、晚装、礼服、唐装、休闲装、运动装、家居服等若干门类。复古风、萝莉风、职业风、民族风、日韩风等各类风格服装出现在橱窗里。市民开始在穿衣打扮上更加注重品位,每月服装支出成了家庭支出的一部分。

  进入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世界的不断丰足,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似乎不再执拗地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时尚的定义更没了绝对的界限,穿着更成为体现自身气质、品位和态度的一种表现。

  “如今很多人买衣服,都是往比自己本身年龄小一二十岁的风格去寻。即使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喜欢买年轻人流行的服饰,只要自己高兴,自己觉得美,怎样穿都不为过。”宋伟雨说。

  宋伟雨告诉记者,自从她经营服装店以后,对服饰的变化有所思索,其实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市民的着装风格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而隐于背后的,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