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王庄遗址双联玉璧的文化内涵

盛朝新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王庄遗址位于永城东部古睢水南岸,经文物部门勘探,其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2022年春,在文物部门组织的王庄遗址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玉器,这些玉器有玉环、双联玉璧、玉镯、玉坠,其中的双联玉璧和玉镯与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的双联玉璧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基本一致,玉坠则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一致。岗上遗址的时间为大汶口中晚期,因此可以确定王庄遗址这批玉器也是在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这些玉器制作精美,展示了5000年前豫东原始先民高超的玉器加工技艺。

  双联玉璧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玉器,也是大汶口文化标志性器物。值得注意的是史前双联玉璧在我国北方红山文化中的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以及阜新胡头沟遗址均有出土,考古专家认为红山文化的双联玉璧更早,是双联玉璧的起源地。红山文化晚期的双联玉璧与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永城王庄遗址中出土的双联玉璧,无论器形,还是细部特征均相似或基本相同,这反映了红山文化对大汶口文化制作玉器技术的影响,也说明了红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关系。

  王庄遗址共出土三件双联玉璧,其形状完全一致,皆为乳白色玉质,长方形,双联式,体扁薄,两端各对穿一圆孔,中部两侧各磨制出两道齿状凹槽,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0.2厘米。双联玉璧的作用是什么?造型的寓意又是什么?据考古专家考证,双联玉璧又叫双孔玉璧,它是在单孔玉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双联玉璧外,还有三联玉璧、四联玉璧,甚至五联玉璧。这种玉璧的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辟邪,史前人类生活在蒙昧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对大自然的认识有限,迷信和恐惧心理比较严重,他们认为玉器光润高洁,是祥瑞之物,富有灵性,能够辟邪。二是美化装饰。史前人类有着浓厚的爱美心理,将玉器钻孔后,悬挂在脖颈之上,以彰显自己的美丽。三是等级尊贵的象征。史前时期,存在贫富差别,只有部落首领或贵族才能佩戴玉器,玉器是贵族阶层身份高贵和尊崇的标志。四是古人认为葬玉可以保持身体不腐。著名学者杨伯达在《中国古代玉器鉴定》一书中说:“玉器诞生之初,日渐演化为东部原始人群的部落图腾徽号,并因其服务于巫术和原始宗教而被神秘化,接着又成为少数贵族人物的装饰品,最终演绎为权力的标志,涂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由此可以推测,王庄遗址中出土玉器的墓葬应为大汶口文化时期该聚落中部落的贵族。考古专家指出,至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双联玉璧两个玉璧大小是相同的,但在更早的红山文化中,双联玉璧是一个小、一个大,呈葫芦形状。早期双联玉璧的葫芦造型的寓意是生殖崇拜,因为葫芦属于生殖能力比较强的植物,葫芦内多籽粒,繁殖力极强,史前人类面临多种威胁,人数较少,人的生存能力很差,人的寿命很短,他们渴望人口增加,以增强战胜大自然的能力。双联玉璧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生殖崇拜的图腾。

  从王庄遗址的双联玉璧,我们可以触摸到红山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双联玉璧演变的历史脉络,显示出北方史前文化对豫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影响。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双联玉璧再次彰显了商丘悠久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是实证商丘五千年不断代文明史的实物资料之一。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