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开电脑,不由自主地就会点开《商丘日报》网站,在古宋大地醉心徜徉,看古都商丘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这是我累年的写作习惯。那一篇篇灵动鲜活的文字,飘逸着家乡久违的铿锵韵律,一日不谋面如隔三秋的知己老友,饱含着殷商之源的厚重文化,醇香绵长,回味悠远,成为我灵魂深处的根脉,给我最浓厚的滋养和最畅意的欣喜。
毋庸置疑,我最初的文学萌芽,来自《商丘日报》的副刊,那是我最钟爱的青草地和小星星。篇篇美文珠玑罗列,圆润而光滑,让我沐浴到广袤豫东独特的变幻不息的文化风景,美轮美奂,包罗万象。读来或甘润如饴,或醍醐灌顶,或酣畅抒怀,构成我最钟爱的“美味佳肴”。
读得多了,文字的思绪就在我笔下潺潺流淌,用一张小小的邮票,怀着忐忑不安的期盼,满怀希冀地投进墨绿的邮箱,等待梦寐里的甜甜笑靥。很快,当我在新一期散发着油墨香的《商丘日报》一角惊奇地发现我那篇小小的“安琪儿”,经过编辑老师的修葺,顿时支棱起了精神。我急忙冲进锦霞烁金、碧水悠悠的绿茵河畔,迫不及待地一字一句地念,感到每个符号都如优美的音律,在欢快地唱歌、跳舞,我心头那棵属于文学的小苗儿悄然间破土摇曳。
后来,我踏上文学的漫漫征途,读《商丘日报》成了我信手拈来的“必修课”。我常常感慨,它不仅是照亮古都的权威党报,更是商丘发展的忠实“记录仪”、文化凝聚的多彩“百宝箱”。一群锐意进取、学识渊博的媒体人,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更有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担当。步履日益矫健,身姿日益靓丽。《商丘日报》是党的喉舌,又是百姓的舞台,坚守在一方美丽富饶的交通枢纽、希望沃土,逐渐出落成穰穰满家的“大家闺秀”。
2007年,为纪念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我创作了45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彭雪枫将军——永不飘落的红叶》,交付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即将付梓之际,我写了长篇随笔《翰墨丹心慰忠魂》,记述了采访彭雪枫的儿子彭小枫上将和彭雪枫的革命伴侣林颖老人的详细经过,也略带叙述了创作过程。稿件确实很长,我想《商丘日报》大概率不会刊登,就通过邮箱发了过去,随后便搁置脑后。
没想到,月余后我的手机突然夜半惊铃,报喜电话次第而入,说是这篇深度通讯登上了《商丘日报》文化周刊的头题,而且占了大半个版面,可喜可贺!我拿着当期报纸,看到了《商丘日报》的恢宏大气,精美的版面编排、匠心独具的编辑、恰到好处的修改,给我一个无名作者如此厚爱,让我激动万分,感慨万千!后来,报社一位资深编辑提起这篇稿件,感慨地对我说:“我们作为革命老区,对抗日名将的崇敬就应该体现在宣传里,就要浓墨重彩!报纸就要做到春风化雨、培根铸魂。”
这之后,我的一系列作品,《商丘日报》或多或少给予了热情洋溢的报道,大块的篇幅、典雅的插图,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呵护,让我的写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站在商丘厚重的土地上,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文化美景。我感到,作为新闻媒体,《商丘日报》对商丘文化的推宣是主动担当,是躬身作为,责无旁贷地扛起商丘文化繁荣的大旗,记录古都新时代的飒飒英姿,策划选题亮点纷呈、重磅文章震撼有力、奋进踏石留印、发展不遗余力。
读报千百遍,下笔自甘霖。我总会把一些略显稚嫩的文字悄悄地投进《商丘日报》的邮箱,或小说、随笔,或散文、诗歌,或消息、通讯,《商丘日报》总会虚怀若谷,编辑老师悉心斧正、热情襄赞,让我或多或少的扭捏拙作,乘着《商丘日报》的鲲鹏之翼,在明丽的天空中矫健飞翔。每每收到聊以欣慰的稿费,与文友同事在文学天地里一番畅游,一通欢笑,也算一大乐事。
衷心感谢《商丘日报》对我的提携、支持和帮助,千言万语道不尽。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商丘日报》玉树临风正当年。一个文化富足、踏实进取的优秀群体,一个全方位发展、锐意前行的党报矩阵,在黄淮腹地高铁纵横的交通枢纽之地,一定会百尺竿头再出发,成为商丘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商丘篇章的“前行官”和“瞭望者”。无论我走到哪里,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我必将始终如一,与饱含家乡味道的《商丘日报》携手前行。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直作协副主席,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