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墨子科学家的地位应该重视

万克才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九攻莫下墨子守,一矢难摧飞卫锋。”宋代诗人姜特立提到的“九攻九拒”,说的是在楚惠王的大殿上,宋国士大夫墨子用腰带作城墙,与公输盘也就是鲁班进行了机关演练对决,鲁班用了九种机关进攻,都被墨子一一化解了。墨子“止楚攻宋”的典故,一方面说明墨子是商丘人,另一方面证明墨子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墨子名翟,大约生于公元前480年,是宋襄公哥哥目夷的后代,曾任宋国大夫。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不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宇宙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科圣”。清代子学专家汪中将墨子与孔子平视,称二人“其位相埒”。毛泽东主席给予墨子很高的评价:“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先驱,2016年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就命名为“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这样说,“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墨子在科技方面有哪些贡献呢?

  墨子认为宇宙一元,主张宇宙万物共为一体,个体或局部是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整体和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他把时间定名为“久”,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他把空间定名为“宇”,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他还指出,宇宙是活的、动的、连续运转的,“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始”和“端”是宇宙运化的开始,然后形成了连续无穷的时空。我们今天所用词语“开始、开端”中的“始”和“端”,正是墨子的原义。

  在数学方面,墨子能站在理性高度看问题,给数学概念的定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一是总结了生活中的日常,他指出“圜,一中同长也”,证明圆可以用圆规划出,也可以用圆规检验;二是他的命题早于希腊数学研究,关于“平”,他说“平,等高也”,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等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他还发明了十进制算法,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关于物理学,墨子同样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为“力”作出了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和二千多年后“牛顿第一定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完全吻合。他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原理和作用都有很深研究。“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是《墨经》中记载的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现象。

  传说鲁班是墨子的师兄,在“止楚攻宋”时却输给了墨子。事实上,墨子更善造机关,他制造出可以同时发射六十多支箭的连弩车,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用于提水的桔槔以及辘轳、滑车和云梯,制造了可以飞行的木鸟也就是风筝等。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既然墨子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造诣等身,应该说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科学家,为什么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却寂寂无名呢?

  究其原因,一是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兼爱非攻”思想。墨家弟子“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其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连生性豪放的庄子都提出批评,“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兼爱非攻,倡导的是一种和谐社会,大家相互关爱,其思想过于超前,只能算墨家学派的一种侠义的乌托邦理想,在“无义”的春秋战国时代不被接受。二是外部原因,墨家所倡导的“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是全民平等、互相互爱,与儒家所倡导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到了汉武帝时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受到了致命打击;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墨子的科学思想和发明,被认为是奇巧淫技,没能融入上层社会。

  “末学纷纷自有师,能言兼爱我独疑;定知已驾云梯后,却悔初心泣染丝。”宋代诗人田昼的诗,是借墨子以纾解胸怀。作为墨子故乡和出仕之地的商丘,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作无谓的故乡之争,或者作一些肤浅的墨学研究,而是要牢记墨子为中国科技奠定基础所作的贡献,重视其科学家的地位,把墨子这种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发扬光大。一是梳理、发掘墨子的科技成果,复原小孔成像、止楚攻宋等场景,复制桔槔、辘轳、滑车和云梯等实物,并以此为主要内容来建造少年科技馆,把商丘打造成科学教育阵地和中华科学技术发源纪念地。二是要把纪念墨子做为商丘传统文化产业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商文化圈内的圣人名人纪念馆,研究宣传中国历史上以商丘为中心周边50公里内形成的包括墨子在内的成汤、伊尹、孔子、老子、庄子、文子等圣人文化圈现象,增强商丘文化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