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登三陵台

张在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三陵孤峙宋城隈,古木蒙茸一径开。”

  这是三百年前,侯方域挚友贾开宗咏三陵台之诗句。三陵台者,于商丘古城近郊、为史前西周宋国三公之王陵者也。三公者,为戴公、武公、宣公之谓也。因时代久远,神话传说众多,加之海内外戴氏等祭祖寻根者众,特别是每年三月三日逢古庙会,慕名好奇者趋之若鹜,休闲观光者车塞于途,熙熙攘攘,蔚为壮观。

  今次壬寅二月初八,余与老妻携小辈驰车三陵台一游。进院门,但见神道开阔,两旁古柏挺拔,诸多石人、石马、石羊相向而立,或站或卧,肃然壮观。移步慢行,迎面是一座神殿。跨过神殿,依然是石人、石马相迎。不经意间,柏林生风,花草起舞,突兀一尊石像引人注目。近前,但见断裂的像身用玻璃镶罩,严密无缝,置于残身之旁——这是几百年上千年的“真品”,堪称史迹残片,弥足珍贵!

  复前行,已抵三陵台丁字路口,几百棵古柏葱茏,“龙柏”“神柏”更显苍翠挺拔。抬望眼,“宋戴公墓”赫然入目。史载,戴公者,西周宋国第11位国君,名㧑,字庄,在位34年(公元前799—前766),是戴氏、庄氏、乐氏祖先,是宋氏始祖微子启的弟弟微仲衍的第8世孙。他一生仁信爱民,德高望重,深得百姓爱戴。周宣王念其有功,赐谥号戴,封戴邑侯。

  移步前行,宋武公、宋宣公之陵寝排列有序。至此,三公王陵并峙,宛若三座驼峰。墓区几百棵古柏,郁郁葱葱,气势恢宏。

  继而往,紧靠土峰之前沿,另有一座古墓,是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宋纁之墓。宋纁者(1522—1591),字伯敬,商丘人。万历年间,他担任御史、巡抚、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为官清廉,惩处贪官100余人。其名言:“君子之为学者,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请看古人,多为君子之儒者,念兹在兹的是国家社稷!

  诗仙醉酒处遗址当在宋纁墓附近,但如何也找不到当年遗存。此时忽然想起描述诗仙在汴京与友人畅饮酬答的诗句:“鼓吹台前,三贤祠内,李杜高适酬唱酣。”而在三陵台的今天,既无宴饮,也无酬答,只好抱憾作罢。

  再挪步,不远处乃梁孝王离宫之遗址也。史载,西汉景帝时,梁孝王刘武建梁园,在三陵台建了许多楼台亭阁,使之成为梁园中胜景之一,客居梁园的文人雅士,常和梁孝王一起到这里消闲饮酒,吟诗作赋。然迄今,鼓乐笙歌者寂然,离宫遗址尚存。

  这已是三陵台最西端,再往前走,即进入两行夹道之柏林。尚可怡悦,但无雅趣可谈,不如觅径登临。

  又返回神道路口,经百般寻找,终觅一小径,可攀缘而上。因径曲而窄,且横柯乱枝,几经周折,披荆斩棘,终达峰顶。俯瞰四周,紫气升腾。吾顿悟:此为仙气也!再而攀,又登高,若置身于空灵。此刻,清气乍起,柏林兴风。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盛怒于土囊之口,舞于松柏之下……此言信然。

  其实,只是登上三陵台东端一角,更神秘之处当在中西部。种种迹象表明,彼处至今无人问津。至于他人是否登临,比如考古学家、探险家等也无从查考。

  三陵台者,因古而神,因神而秘。

  至此,游兴未尽,姑且以诗代言:

  久闻胜迹梦中攀,今日登临始逸然。

  三座陵崇藏虎豹,千棵古柏指云天。

  宋祠肃穆风水处,石马从容梁孝前。

  海外寻根临此地,史前龙脉两千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