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豫见美食·香约商丘”商丘十大“名吃、名厨、名菜”评选揭晓,十大“名吃”中有古城刘家烧饼、麦仁辛家五香驴肉、陈家糟鱼、商丘特色羊肉、商丘麻花、夏邑苏腊月(sa)汤、老行署果木烤鸭、贾寨豆腐干、商丘水煎包、睢县特产焦饹馇。十大“名菜”为:豆腐乳蒸羊肉、九龙扒猪脸、明秋小羊腿、水激馍、豫菜扒三样、酒香鲍汁肉、大有丰腐乳虎皮扣肉、豫东葱扒羊肉、红烧黄河鲤鱼、金葱烧猴头菇。
获评的很多都是荤菜,其中以羊肉为最,仅此一项就有关家垛子羊肉、利民田家羊肉、柘城李凤荣蒸羊肉、海家柘城蒸羊肉4家当选。虽然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但这几家的羊肉我都吃过,实话说,各有特色。为什么吃?入乡随俗。大家都说去,你不去,或者,你去了,却盯着他们吃,自己不吃,都不是好办法。素食主义者和纯吃素是不画等号的。
如果论素食中的最爱,我的老伙计很多都知道我的两大顶级爱好:豆腐干和水煮花生米,没此两样或之一作配菜,一切荤素都寡淡无味。这次有贾寨豆腐干当选,我觉得绝对实至名归,非常符合大众的想法。
著名作家汪曾祺是美食家,光写吃的文章就有数十篇。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睡前总爱看一两篇。我发现,他对豆腐非常有研究,估计应该也很爱吃。他说,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
其实,如果早上喝豆腐脑或豆粥,中午吃豆腐干拌花生米,晚上来碗豆花,我觉得自己能连吃三个月而不厌倦。为何?要穿还是粗布衣,要吃还是家常菜,清淡、简单又可口的美食,就会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韧性。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论起人对美食的欲望,那真可以说是“万千人等皆不同”。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有的豆腐干压得不紧实,松散,一拌葱段就不成型,口味就差得多了。贾寨的豆腐干,酱油色比较重,一般都是四四方方的,压得比较紧实,一排排经真空包装后,排得更密。这种豆腐干用刀切成薄片,大葱段一拌,浇上纯正芝麻香油,味道棒极了。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叫千张。虞城谷熟、站集那一片,有一种卷在白布层中压成的相对圆润的白豆腐干,比贾寨的豆腐干松一些,一般早集有卖,还比较抢手。这种豆腐干我吃过,豆香味明显,口感也不错。但它没有进入十大“名吃”,估计它始终是小作坊制作,不能量产,影响力相对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