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商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海宁

“生命之光”的忠实守护者

记者 谢海芳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人物简介

  黄海宁,商丘市中医院ICU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河南省医院协会重症分会委员,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先后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修学习,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病,尤其擅长慢性咳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特色治疗。

  “每次看到患者被我们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黄海宁说,他从小就觉得医生是个特别神圣的职业,救死扶伤,帮助别人解除痛苦,特别伟大。对医生这一职业的向往,让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医生的队伍。工作近20年来,黄海宁先后在市中医院外科、骨科、急诊、重症医学科临床一线工作。

  黄海宁说,ICU是重症医学科的简称,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其他科室不同,ICU收治的一般是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医学领域,伴有多种并发症,病情瞬息万变,随时都面临着病情恶化、生命垂危的可能。每当有患者转危为安去到普通病房或出院,是大家最乐见的情景。“看着平安转出的患者,感觉那才是最美的风景。”黄海宁说。

  “家属进不来,他们把病人‘托付’给我们,我们就要对得起家属的信任。”黄海宁说,ICU的患者都是无家属陪伴的,车祸、脑外伤在这算是常见病,从新生幼儿到耄耋老人,医护人员要不断观察病人,呼喊他们的名字,看他们的意识恢复情况如何;查看心跳、血压、体温及输液情况;检查身体上所插的管道是否通畅、口鼻有无分泌物;同时还要为病人翻身拍背,助其排痰。

  就在采访前,黄海宁团队还抢救了一名肠穿孔患者。当时患者从其他科室转到ICU,他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判断出患者心率存在问题,在准备抢救阶段,患者心率急剧下降,呼吸机、心肺复苏等各种抢救设备被及时用到患者身上,正是抓住了抢救的“黄金5分钟”,患者生命体征才得以平稳。多年的工作积累,让他能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对严重创伤、颅脑损伤、脏器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哮喘持续状态、癫痫大发作、中毒等患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视病人如亲人的责任心。

  在抗疫战场也闪耀着共产党员黄海宁的身影。他是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他和其他队员一起负责方舱医院患者的救治工作。为了防止患者由轻症转为重症,除了常规治疗外,医疗队还开展了“话疗”,陪患者唱歌、做游戏、过生日,教他们八段锦、太极拳等,进行心理疏导。此外,根据人体的经络特点,医疗队还发明了健体养肺操,结合中医汤剂和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2021年8月,我市暴发疫情,黄海宁主动承担了封控区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炎热的天气,防护服里的汗水把他的脚和手都泡白了,衣服一拧都是水,但他毫无怨言。

  因表现突出,黄海宁先后获得商丘市卫生先进工作者、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商丘市卫生应急技术标兵、“商丘好人”、商丘市红十字奉献奖章、商丘市优秀医生等荣誉。

  黄海宁说,ICU的大门,隔出了两个世界,一边是危重的病人和全力以赴的医护人员;一边是心急如焚的家属,满怀期待等待亲人平安归来。ICU的医护团队将始终心怀敬畏、鞠躬尽瘁,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全力把好危重病人的最后生命关口,做“生命之光”的忠实守护者。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