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是商相伊尹中药汤剂的发源地,又毗邻‘药都之首’亳州,有利于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我们将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立足实际、聚焦落实,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开创虞城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近日,虞城县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广兴在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大会上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虞城县高质量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做到“四强化”:强化顶层设计。将弘扬传承伊尹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共虞城县委、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虞城县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打造以伊尹文化为核心、富有时代和地域特征的虞城中医药文化。
强化基础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切实加强基础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达100%,中医科设置率达90%,杜集镇卫生院、利民镇卫生院示范中医馆通过省级验收,谷熟镇卫生院中医馆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培训、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残疾人康复方面的特色优势;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率达70%,能够利用中医适宜技术防病治病,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作用。
强化人才建设。积极推荐中医药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不同类型的学历教育及业务培训。今年以来,145人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211人参加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集中培训。做好商丘市杏林新苗百名青年中医药人才师承培养,推荐指导老师5名、继承人10名。通过系统培训,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强化县中医院建设。县政府大力扶持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在虞城县养老生态园划拨土地72亩,用于建设中医院新址,建设病房楼两栋、医技综合楼1栋,实现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同时,县中医院进一步加强突出行业特色的专病专科建设及行业自身建设。目前,县中医院肛肠科为省特色重点专科,精神科、治未病科、中医不孕不育科、康复科、骨伤科已初具规模,并积极推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工作,为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