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自把笔墨抒清声

司玉笙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王念夫先生是位极有个性的医生。说他有个性,是基于他的几个特点:一是热心肠,同情心好像与生俱有;二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能写能画,不避劳苦而乐在其中;三是不畏世俗,不屑闲语于耳畔而活出自我。

  其实,描述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很难,因为每个人都有“看不见的方方面面”。不管怎么说,他勤于读书动笔,自乐于书画文字之中。就冲这一点,令人敬佩。这不,通过几年笔耕,他又写出来这本《岁月无痕》,25万字。这本散文体自传可以说是他人生之路的描述,也是时代变革的注脚,详实而又亲切,展示了他不为人所知的方方面面。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一兴俱兴,一荣皆荣。

  1943年,王念夫先生出生在柘城县老王集乡张汉楼一户农家。他自幼聪慧,好学上进。解放前因生活困苦,颠沛流离,备尝人间疾苦。解放后完成了中学学业,到了1966年,从当“赤脚医生”开始至今,已从医半个多世纪了!

  他幸运地到河南医学院读大学,毕业后回到柘城县一家医院。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文学功底深厚,一手持听诊器,一手把笔墨纸,不但治体病,还治心病。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医学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健康报》《京九晚报》《读者》《大众小说》《百花园》《东京文学》《长城文艺》等报刊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散文、中短篇小说有百余篇。

  十多年前,他被查出身患癌症,手术之后,他以乐观向上的精神与病魔作斗争,竟然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笑风生,淡定从容,被人誉为“抗癌英雄”。面对赞誉和生命的拷问,他反思良久,以自己的体验写出来长篇小说《重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退休后,他回到张汉楼村依旧行医诊病,除患济困,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并且倾其所有将其旧宅改造成两层楼的庭院,不仅是给乡亲们提供了看病求医的诊所,也是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还兼有展览馆的功能。

  就在这个庭院,王念夫先生用了几年时间,写就了《岁月无痕》这本自传。自传分为“春夏秋冬”四部分,寓为人生的四季,语言朴实,文如其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王念夫先生是下了功夫的。一位年届八十的老者能写出这些文字,着实难能可贵。

  人生如同翠笛响,自把笔墨抒清声。一位眷恋着故土的医生,以自己的高超医术,解百姓病患于水火之中;一位生活在基层的作家,以家国情怀抒发胸臆清声,表现出对家乡和人民深深的爱。

  这就是具有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王念夫!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